...,往往只有ST-T改变,医学教育 网原创其中ST段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最早期心电图表现之一,ST段抬高特性和呈规律性演变过程是诊断AMI的重要标准。...
...(一)治疗 1.去除诱发因素 如去除感染病灶,停止应用诱发本病的药物等。 2.一般治疗 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合并口腔、耳鼻喉慢性感染者,应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尽量避免使用磺胺类药物,因此类药物进入体内容易起到半抗原作用而加重...
...西医治疗 左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肺动脉的病例,自然预后甚为恶劣,约65%的病人于出生后1年内死于左心衰竭,其中大多数病人在出生后2个月内死亡。Wesselhoeft报道60例病婴中80%于出生后1年内死亡。侧支循环发育丰富的病例,虽可生存入...
...是静脉移植物旁路转流。文献中报道的40例手术患者,仅2例(5%)术后闭塞。单纯血栓内膜剥脱术或同时行补片血管成形术疗效最差,9名手术患者中5名(55%)术后即出现动脉血栓形成,因此,这一手术不适用于腘动脉陷迫综合征患者。 2.抗凝治疗 如果...
...受到梗死扩展损伤的区域。 梗死扩展的发生,不仅增加了病死率,且心力衰竭和室壁瘤等非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在死于AMI的病人中3/4以上有心肌梗死扩展,1/3~2/3是前壁ST段抬高型梗死。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梗死扩展的最好手段,可以...
...阳性,重者可有低血压、休克,但肺部听诊清晰。 3.常规心电图及HC导联示V3R~V7R S-T段抬高≥1.0mm,其中V4R~V6R中任何一个或几个导联的ST段抬高>1.0mm以上,对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有高度的敏感和特异性。 4.血流动力学 ...
...预后不良因素;②明显Q-T延长需要警惕Tdp的危险性;③ST-T波的变化特别是ST段抬高则死亡者多;④心动过速及P波增高多见于高热、脑室、脑干出血或中枢性肺水肿。 5.脑病灶部位和ECG异常的关系 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二者间有一定关系,但资料...
...据法国研究者报道,尽管轻度2型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模式类似于非糖尿病患者,但是发生小狭窄的可能性较高。 为研究1997年修改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对2型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疾病相关性的影响,巴黎...
...研究表明,无论是否合并房颤,长期的抗凝治疗[主要是口服华法林和(或)阿司匹林]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也明显地降低周围动脉栓塞率。 (2)急性心肌梗死也是动脉栓塞的常见原因,多半发生在心肌梗死6周之内。心梗后并发动脉栓塞的病死率...
...(一)发病原因 引起心绞痛的病因包括: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管腔固定性狭窄(常在75%以上);②冠状动脉痉挛,如变异型心绞痛;③冠状动脉其他病变:如炎症、栓塞或先天畸形;④非冠状动脉病变:如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炎、严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