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措施有: 1.对于孕妇及其家属进行教育,使其了解妊娠期哮喘管理的重要性。 2.妊娠期间动态监测PEF,每天至少定时测量1次(如早晨6~7时),并记录哮喘日记。评估哮喘病情变化。 3.在明确变应原基础上,努力避免接触各种可能诱(促)发...
...现象,并影响睡眠;22%的成年患者因哮喘发作而误工,49%的儿童误学;68%的哮喘患者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出现哮喘症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折射出医生、患者对哮喘诊断、治疗、防治知识的不足。 鉴于此,首先...
...心脑血管病发病时,一般常有信号,患者和其家人若能认识这些信号,及时就医确诊并治疗,预后将大为改观。 急性心梗前兆:(1)如果近期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疼痛经休息或含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或过去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心绞痛,并...
...并发细菌感染,严重哮喘可致肺水肿。...
...)增强体质,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提高预防本病的卫生知识,稳定情绪等。 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认识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并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特征,所以在哮喘的防治方面又有了新的概念,认为单独使用支气管舒张...
...一般对真菌过敏性哮喘效果较好。对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应用本品可望减少激素用量。 (2)酮替芬:能抑制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释放组胺和慢反应物质,对抗组胺、缓激肽、5-HT、PAF和白三烯等物质的致炎作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增强β受体激动剂扩张...
...最主要表现在气道阻力的改变。它是引起夜间气道收缩的主要刺激因素。大多数正常人气道直径有日夜周期性变化,伴有轻度夜间支气管收缩的增强。这些收缩作用在哮喘患者中就会出现放大,表现为PEF可下降≥50%,并随着睡眠时间的改变而迅速变化,而正常人的...
...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的科研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小儿敷贴粉对哮喘大鼠气道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对哮喘的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互相作用有关,特别是气道...
...激动药联合吸入治疗,使支气管扩张作用增强并持久。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及痰多的患者。可用定量吸入器 (MDI),每次2~3喷,3次/d,或用100~150μg/ml的溶液3~4ml加入雾化器持续雾化吸入。 (5)纠正脱水: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由于存在...
...哮喘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疾病,病者的气管因为发炎而肿胀,呼吸管道变得狭窄,因而导致呼吸困难。 哮喘可以分为外源性及内源性两类 1.外源性哮喘: 外源性哮喘是患者对致敏原产生过敏的反应,致敏原包括尘埃、花粉、动物毛发、衣物纤维等等,不过并不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