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三十二》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表里不可执 二十六·寒热有真假 二十七·脉有亢制 二十八·风食气脉 二十九·关格脉 三十·从脉不从症 三十一·从症不从脉 三十二·形气宜合脉 ...

http://qihuangzhishu.com/248/index.htm

图说中医之(一)阴阳学说_【中医宝典】

...互用,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5.阴阳二者且对立制约、消长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中医认为人体结构可划分为阴阳对立的两部分。 7.中医学常以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各部分之间以及机体的物质与物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22.html

阴阳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19.html

风温条五条_《六因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用犀角、羚角清营络,生地、丹皮滋血热,连翘、元参,麦冬、石斛养胃津,银花、金汁解毒,薄荷、蝉衣袪风,更兼菖蒲,牛黄丸芳香宣窍,俾表里气血得以双清双解,而转危为安也。风温条第三风温一二日后,神反清,语反出,舌黄口渴,烦热脉洪,此温邪内蒸。...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yintiaobian/788-6-6.html

脏腑手足阴阳所主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厥阴之义也。太阴为正阴,次少为少阴,又次为厥阴。太阳为正阳,次少为少阳,又次为阳明。以其气有多少异用,故各有三者之分耳。厥亏,尽也。)凡人一身共十四经络,肝与胆为表里,膀胱与肾为表里,胃与脾为表里,此为足之阴阳也。小肠与心为表里,三焦与心包络...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04.htm

春温条三十条_《六因条》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阳表里,用药之要,得中寒热温凉汗吐下和而已也。春温条第二十五春温表证未解,大便忽泻,胸腕痞满,按之不痛,舌黄脉滑,此邪陷成痞。宜用泻心汤,苦降辛通也。仲景论痞,都因误下邪陷而成。今表症未解,而忽加泄泻,与误下之意相同。以致表邪乘虚陷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yintiaobian/788-4-2.html

阴阳毒_时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主要症状。病情均属危重,《诸病源候论.伤寒阴阳毒候》指出:「夫欲阴阳毒病者,始得病时,可看手足指,冷者是阴,不冷者是阳。“这是在阴毒、阳毒典型症状出现前的一种鉴别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859.html

《医学集成》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刘清臣 叙 自叙 凡例 医学集成卷一 阴阳诸论 天地阴阳 人身阴阳 病有阴阳 药有阴阳 阴虚证论 阳虚证论 先天解说 后天解说 丹田解说 五行生克 五脏六腑 脏腑表里 脏腑所属 足六经 手六经 十二经络 寸关尺解 六部脉解 脉定至...

http://qihuangzhishu.com/1033/index.htm

《医学集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清·刘清臣 [民间中医网 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志愿编撰组] 叙 自叙 凡例 医学集成卷一 阴阳诸论 天地阴阳 人身阴阳 病有阴阳 药有阴阳 阴虚证论 阳虚证论 先天解说 后天解说 丹田解说 五行生克 五脏六腑 脏腑表里 脏腑所属 足六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jicheng/index.html

阴阳证变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亢害承制之理,阴阳变化之机焉耳。举人潘光甫,年四十,患脑疽 肿,诊其脉沉静。予谓此阳证阴脉,断不起,已而果然。盖疮疡之证,虽属心火,尤当分表里虚实。果元气充实,内有实火者,寒剂或可责效。若寒凉过度,使胃寒脾弱,阳证变阴,或结而不溃,溃而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60-41.html

共找到61,1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