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不利……起即头眩”之葵子茯苓散证等,皆因下焦阳虚,水液蓄积,或冲气妄动所致。另外,还有“其人振振身� 动,必有伏饮”、“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支饮者,法当冒”等。由此可见仲景认为这种眩、冒、或身� 动等多由痰、饮、水...
...遵奉,没有人嫌其偏。“果医者细心参酌,遇热症则用河间,遇阴亏则用丹溪,遇脾虚则用东垣,遇虚寒则用景岳,何书不可读?何至咎景岳之误人哉!”(《知医必辨》)今笔者聊为续一句“阳虚法钦安”,即遇阳虚之证则参用郑钦安之法。须知郑钦安“于阳虚辨治所积累...
...老年便秘主要分为实秘和虚秘两类,可分别采用清热润肠,顺气行滞,益气润肠,养血润燥,温阳通便等法。1.虚秘(1)津血不足主证:便秘干结如羊粪球,排便努挣,口干,食香不敢多进,有时烦躁易怒,头晕、心悸,失眠,面色、爪甲?白无华,舌质嫩或红少津...
...金钱草60克,蜈蚣2条,益母草、鹿角霜各15克,桂枝3克,仙茅、仙灵脾各5克,肉苁蓉30克,枳实10克,水蛭2克。14剂,水煎服,日1剂。药后小便调畅,诸症消失。守方7剂,隔日1剂,随诊痊愈。 ...
...益气宁心。主治 心源性水肿、肺心病水肿等证属阳虚水泛,兼有气血不和者,症见全身浮肿,形寒肢冷,心悸气短,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等用法 冷水浸泡15分钟,煮取药液200毫升,对入附片免煎颗粒约20克温服。日3服。方解 本方所治之全身浮肿,乃由脾...
...,气粗口臭。法宜专清胃热,如人参白虎汤、大小承气汤之类是也。更有一等汗证,如战汗、狂汗、黄汗、热汗、冷(冷原本作“令”,据文义改。)汗、上身汗、下身汗、头汗、饮酒食肉汗出之例,亦不可不知。夫曰战汗者,由正气鼓动,与外入之邪气相攻,客邪外越,...
...5剂,药后病愈。 按:本案特点:一、中年妇女,二、咳嗽无痰,三、咳嗽伴遗尿。笔者临证所见,一般中老年妇女长期咳嗽多伴见遗尿,不过由于患者羞于启齿,医家若不追问,则易疏忽。对于此种咳嗽,可按《内经》膀胱咳治疗,方用五苓散加减。五苓散出自《...
...滑,按之已觉力增,舌白水滑之象已减。说明三进大剂温热,阳气已得振奋,驱逐阴寒水湿之邪由大便泄出,此为三焦畅通之象溢火之源以消阴翳,仍以前法继进,温阳益气,崇土制水之法。淡附片30克,淡吴萸10克,淡干姜10克,川桂枝10克,炒川椒目6克,...
...认识,进而引发了对中医辨证论治和辨方证论治的思考。在此,感谢高建忠、余晖二位医师为普及经方知识所做的努力和对本报编辑部工作的支持。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冯世纶临证实录”系列文章的刊发时间: (一) 经方治于愈反复发烧4年患儿 2010年4月29...
...。可见脉法在四诊之中并非虚设,临证之际辨伪析疑,当有重要参考价值。近代太仓名医王雨三先生善于运用脉法辨治疾病,如其于痰饮水气病必见沉弦脉始作饮邪治疗:左脉沉弦为水蓄膀胱,用五苓散;右脉沉弦为水在胃肠,用控涎丹。又如清阳下陷或阴火上僭之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