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阴亡阳是疾病的危险证候,辨证一差,或救治稍迟,死亡立见,亡阴与亡阳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病证,亡阴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内大量脱失津液,从而导致亡阴。亡阳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亡脱。因为气可随液脱,可随血脱,所以亡阳也常见于汗、吐、下太过以及大出血之后,...
...下之者也。刺热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一阴二阳。所谓二阴者,二刺阴;所谓二阳者,二刺阳。热厥取太阴、少阳。寒厥取阳明、少阴,于足留之。厥胸满面肿者,肩中热,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阳明。厥气走喉而不言,手足微满清,...
...上,谓戴阳之症也。阳已戴于头面,若再加表散或寒凉,则孤阳浮越,危境立至矣。故陶节庵以人参、附子等药,收归阳气于下源,而加葱白透表,以散外邪,此顾本逐客之妙用也。...
...,有赖于阳气的摄纳、运化、输布和固守。《素问·生气通天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曰阴风障。至晚不见,晓则复明,盖元阳不足之病。或曰∶阳既不足,午厉属阴,何未申尚见?子后属阳,何丑寅不明?日午后虽阴,太阳离丽,日阳而时阴,阳分之阴;子后虽阳,太阴瞑黑,夜阴而时阳,阴分之阳。目其类也,故晦明共之。然有灯、月亦尔者,月太阴,...
...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仲景曰: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此三焦伤也。成无己曰:阴阳相搏,则虚者动,故阳虚则阳动,阴虚则阴动。庞安常曰:关前三分为阳,后三分为阴,关位半阴半阳,故动随虚见。《...
...指阴的事物中又分属于阳的一方面。如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腹面中,胸在上属阳,腹在下属阴,故胸部属阴中之阳。指某一事物的两种性中,前一种属阴,后一种属阳。如肝位于腹内,属阴;肝气主气,性疏泄,属阳。故称阴中之阳。...
...「阴损及阳」 由于阴精亏损而累及阳气化生不足,与“阴虚阳亢”的病理小同。如原有咳嗽、盗汗、遗精、咯血等阴亏证候,病变发展日久,若再出现气喘、自汗、大使溏泄等阳虚证候,这就叫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 由于阳气虚弱而累及阴精化生不足,与“阳虚...
...“清阳”指体内轻清升发之气;“浊阴”指体内较重浊的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意思是说,阳主气,轻清上升,故清阳(主要指呼吸之气)出于耳、目、口、鼻等上窍;...
...体象 动无头尾,其形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动脉厥厥动摇,急数有力,两头俯下,中间突起,极与短脉相类。但短脉为阴,不数、不硬、不滑也;动脉为阳,且数、且硬、且滑也。主病 动脉主痛,亦主于惊。左寸动者,惊悸可断。动在左关,惊及拘挛。左尺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