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针之时切勿忙,闭门存神要精详,不沉不紧求针尾,此诀须当韫锦囊。【注】●凡针毕拔针,最要精详,不可轻率忙乱也。●如欲出针,须待针下气缓,不沉不紧,觉轻功滑快,方以右指捻住针尾,以左手大指按其针穴,及穴外之皮,令针穴门户不开,神气内存,然后...
...6寸)、23cm(7寸)、26cm(8寸)、33cm(1尺)、50cm(1.5尺)、66cm(2尺)甚至更长。临床上以17~26cm(5~8寸)的较为常用。 二、操作 芒针的各种刺法及补泻手法,都是由针刺基本手法演变而来。主要可分为五种。 ...
...用员夫泻必用方,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及复后其方吸而转针,及复后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夫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行谓行不宣之气,移谓移未复之脉。故刺必中其荣,及复后吸而推针至血,故员与方非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即现代常用的“三稜针”。针体圆,针尖呈三稜状,有刃。主要用于刺破皮下静脉及小血管,治疗痈肿、热病、急性胃肠炎等。 ...
...病变针双侧)。(4)晕听区:位于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图10-85)。主治:耳鸣,听力减退,眩晕等症。(5)言语二区:位于顶骨结节下方2厘米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厘米长直线(图10-85)。主治...
...】 1.严格消毒,避免针刺感染或口腔污染。 2.严防毫针脱落而被患者吞咽。 3.注意针刺深度及手法。舌穴刺血严格掌握针不宜过粗,刺不宜过深,血不宜过多。...
...洞巾,充分显露骨折端及肩胛骨上缘。仰卧位时,按常规肩部手术铺巾,注意肩后侧应充分暴露。 五、器械选择 根据病人体型及x线片所示锁骨形态选择适宜的锁骨端提钳及克氏针。 六、复位与固定(以端坐位治疗右锁骨骨折为例) 1.钳夹远折端 术者站于右侧...
...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而五居中”,留针30分钟,行针3次。 主治范围 九宫穴主要以治疗脊椎病变为主,如风湿性、类风湿性脊椎关节炎,脊椎外伤,棘上及棘间韧带损伤,颈椎病,胸、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亦适应于腰背扭伤及腰肌劳损、脏腑病、...
...,甲医治无效,而乙取同样的穴,却能针到病除。其奥妙就在“手指”。上工随时都要善于辨别和利用“针下感”的变化是行候气、催气及各种补泻手法,使“气至病所”方能“效之信,如风吹之云”。“在心易了,指下难明”。针下感的掌握和运用,也能反映针灸医师的...
...芒针的结构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针尖(针芒):针的前端锋锐部分,应圆利,不宜太锐。针身:针尖和针柄之间。芒针的长短、粗细的不同规格,主要指针身而言。针身应圆滑、粗细均匀。针根:针身与针柄交界的地方。此处要牢固、以防脱落。针柄:在针身之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