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针灸学家。字汉章,号卧岩。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于孝宗(1488-1505)年间召至京,授御医。着《经学会宗》、《子午流注图说》、《流注辨惑》等。卒年七十七。...
...针灸学名词。指针刺得气后,以捻转提插等运动针体的方法,使针感得以保持或加强。又称行针。可据病情需要采取持续运针法或间歇运针法。如需作长时间运针,尚可用针刺手法仪代替手工操作。...
...针灸学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在21世纪,针灸临床的发展只有通过与现代科学地进一步结合,引入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科学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提高疗效,以更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
...经外穴名。见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在足小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小儿惊风,晕厥,脏躁等。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当施行知热感度等测定法时,以本穴代替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测定温热值。...
...经外穴名。见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在足小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小儿惊风,晕厥,脏躁等。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当施行知热感度等测定法时,以本穴代替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测定温热值。...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氏本人也长期在太医院任职,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针灸学菱。书刊以后,不仅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外也有影响,现有英文、德文、法文等译本。 ...
...黄竹斋,中医内科和针灸学家。撰写了《伤寒杂病论集注》、《针灸经穴图考》、《医圣张仲景传》等。 黄竹斋(1886—1960),中医内科和针灸学家。自学成才,学识渊博。在学术上,尊古不泥,勇于探索,主张中西医团结合作。20世纪30年代他先后任...
...到了不少东西。” 对于针灸疗法在法国应用的现状,科兰表示:“我高兴地看到,针灸在法国有了迅速的发展。很早以前,我们就呼吁政府重视针灸,我们先是成功地使其获得承认,然后又促成法国教育机构发放针灸学的国家文凭。这是针灸教育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它...
...定位:在腕关节尺侧凹陷处,尺骨茎突实与三角骨之间。主治病症:腮腺炎,热病,耳鸣耳聋,臂外侧痛。备考:出《灵枢·本输》。《会元针灸学》:“阳谷者,手太阳经锐骨下空处如洞,故名阳谷。”...
...东汉针灸学家。因常钓鱼于涪水(今属四川),被视为“乞食人间”,故称涪翁。遇有疾者,即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着《针经》,又着《诊脉法》,惜皆佚。弟子程高传其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