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在耳下八分小近前.灸五壮即得语.又灸随年壮.僻者逐僻左右灸.(千)治卒中风口 .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并艾烧令燃.灸七壮瘥.右灸左.左灸右.千金不传.耳病亦灸之.中风口 .灸手交脉三壮.左灸右...
...”至“言之”。○解云:事在僖三十三年。 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敌也。曷为以水地?(以水地者,谓以水曲折,起地远近所在也。据战于泓不言曲。○折,之设反。) [疏]“此偏战”。○解云:以其书日,故知之...
...肘后.备急.文仲.千金.古今录验.深师.范汪同.)猪膏(半斤○外台.作八两.) 乱发(如鸡子大三枚○肘后外台作一枚)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味下.外台有内发二字.药成.作尽研绞去膏细滓七字.方后云.大医校尉史脱家...
...口腔粘膜病是指除肿瘤以外,发生在口腔粘膜和软组织的疾病。口腔粘膜病病种较多,患病率较低,病损多种多样,病因复杂,有些病与全身因素关系密切,在诊治过程中要有整体观念,现将几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病介绍如下。一、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
...小乘经律及贤圣集传;新译大乘经律论,小乘经律及贤圣集传;戒律羯磨;此方撰集传记的次第分别编录。 (六)《疑惑再详录》,卷第十八上半卷。记载真伪可疑尚待考定的经典,共十四部,十九卷。其中如《毗罗三昧经》等八部九卷,旧录本编在伪妄,《大周录》附入...
...阳明合病,辨方证属黄连阿胶汤合外台茯苓饮方证。处方:黄连6克,阿胶珠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陈皮30克,枳实10克,茯苓12克,焦白术10克,黄芩6克,炮姜6克,三七粉(分冲)2克。7剂,水煎服。 2010年3月17日二诊:纳食、...
...三四晕者逆。肿发 内或 外结肿一枚,如桃如鸭、鹅卵者,名藕包毒。毒者,痈之轻证也。 痈、藕包内外治法,俱按痈疽肿疡、溃疡门。此痈毒发苗之处,若在内者,属手三阴经;在 外者,属手三阳经。随证用引经之药,必然获效。 痈图(图)藕包毒图(图)鱼肚...
...(1132)研制成长竹竿火枪20余支及其在守城作战中发挥的作用。这种火枪是最早的管形火器,在科技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曾诏刻《守城机要》为《德安守城录》,颁行天下,令各地守城将领效法,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守城录 目录◎...
...为:有上热(头汗出,口渴,心烦),有下寒(微恶寒,手足冷,心下痞,口不欲食),有津液虚(小便不利,大便硬,脉细),有半表半里的特殊热型(寒热往来)。胡希恕和冯世纶临证常将之与当归芍药散合方,依此笔者临床适证用之甚验。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