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万道不离王道与人_道家_【文学360】

...为名,在原始的中国文化,是超然于宗教性质的代名词,西方哲学称之为第一因,但在内涵上彼此仍有差别之处。以宗教性的名词来说,基督教、天主教叫它上帝主宰,伊斯兰教叫它阿拉,佛教则以如来来称之。像这一类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8.html

黄老的内涵-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也必须了解的一项事实。 现代人对道家的观念,是汉、唐以后的人所持的观念。在秦汉以前,现在所谓的道家与孔孟之学的所谓儒家,原本没有分开的,统统是一个字,而这一个字,代表了中国的宗教观,也代表了中国的哲学——包括人生哲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9.html

《老子他说》第十四章:时空心物与的体用_道家_【文学360】

...的存在,都由它造化而来。因此,在理念上名。在实用上,便叫它做混元一体。但在本无名相可说上,它究竟是什么东西?老子为作了三部分的命名。 视之不见的,还有非见所及的存在,特别命名它叫。夷,是平坦无阻的表示。 听之不闻的,还有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6.html

老子思想中的理财智慧_道家_【文学360】

...。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在其间。离开了这个,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事半功倍。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2.html

老子思想见素抱朴的自然人性论_道家_【文学360】

...才体现了人的普遍、永恒性质;第二,人的本性是生来就有的,社会性不具备这一属性。 老子的人性论立基于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人的本性是由产生和赋予的。自生自发、无私无欲,人性也应当这样。他认为婴儿状态最符合人的本性,而婴儿状态正好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8.html

道家思想的发展_道家_【文学360】

...,并阐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其为术也,因阴阳大顺,采儒墨善,撮名法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采,事少而功多。汉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马谈也是道家思想信徒,...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29.html

卷 上 无为〔一〕第四_《陆贾新语注释》

...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集解: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邢疏曰:帝王,贵在无为清静,而民化。然后王者,以罕能及,故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所以无为者,以其任官得人。夫舜何必有为哉?但恭敬己身,正南面向明而已。...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108.html

道家的发展时期_道家_【文学360】

...理路却转为道教、易学与儒学理论的开创所藉用的重要启示,尤其是源自庄子的气化宇宙观,更被广泛且深度地再开发着。 而同一时期的佛学传播,亦曾有一断相当长的时间是以道家的智慧原理来表达的,此即世称格义佛学时期。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1.html

无名之朴的解释_无名之朴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士。亦作无名之璞。...

http://hanwen360.com/cy/164134.html

庄周贡献

...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哲学贡献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712.html

共找到556,0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