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柔不是阴谋-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表达顺道,例如《周易》的卦,代表顺道。因此后世的人,误以为老庄的阴柔之学,就是阴谋之学;学老庄的人,用老庄之学的人都是阴谋家。 从历史上看,大家都熟悉的汉史,如道家出身的人物——陈平,他帮助刘邦,奠定汉朝四百年基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8.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道家虚心养气的真传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他说》第三章:虚心实腹与鼓气 可是在秦汉以后修学神仙丹道的道家方士们,大多都遵守老子的告诫,要极力做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的功夫,以便具有学仙得道的资格。不过,请注意我所说的大多这个概念。当然不包括自认为是黄帝传承的黄老之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6.html

道教的主要人物_道家_【文学360】

...庄子:战国时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老子哲学继承者,学问渊博,著《庄子》十万余言,即《南华真经》,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共52篇,现存33 篇,唐玄宗封他为南华真人,宋徽宗时封他为徽妙方能真君。 鬼谷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楚国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56.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_道家_【文学360】

...时而下雨,时而刮风,人类也不会筑屋而居,或者发明雨衣、雨伞等防御用具。这种人类因天地间种种现象变化所作的因应与开创,就叫做参赞。此等人类的智慧与能力太伟大了,所以中国文化将他和天地并举,称为天、地、人三才。这是旧有的解释。 那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8.html

道教议论散文文学_道家_【文学360】

...略见端倪,隋唐之后更有大发展。 与议论散文形成鲜明对照,道教叙事散文以记述为本。在这种体式中,虽偶有说理之处,但其主体却是记叙描述,有的篇章则纯粹是描述,从表面上捕捉不到义理的影子。不过,在里层,却往往又寄托着道教的哲理。 还有一些叙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09.html

判词所说的李纨_【红楼梦】

...主要解释是: 凤冠,古代贵族妇女所戴的礼冠。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霞帔,1.古代妇女的一种披肩服饰。宋以后定为命服,随品级高低而不同。明代对霞帔作了详细规定,一品至九品,各有不同。2.道家的一种贵重服装...

http://wenxue360.com/hongloumeng/archives/395.html

字的说文解字_说文解字解释_说文解字的意思

...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形。凡之屬皆从。𤮺,古文。㣋,亦古文。都寒切〖注〗𠕑,《五音集韻》古文。 () 巴越之赤石也。巴郡、南越皆出丹沙。蜀都賦。丹沙赩熾出其坂。謂巴也。吳都賦。赬明璣。謂越也。丹者、石之精。故凡藥...

http://hanwen360.com/w/4E39.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二章:曲直分明转一圈_道家_【文学360】

...道体而一转到由体起的因应。大家须知,道家的思想在可以出世亦能入世之间,有。只主道体,光修道,而鄙弃用,那是不对的。只出世而不能入世,固然不对。只讲用,而不讲体,亦落在另外一边,亦是错误。 老庄与孔孟之道,都从《易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5.html

《老子他说》第四章:道与存在不存在间_道家_【文学360】

...说明。在这里首先要了解字与字是对等性的。字在《老子》这一章句中的意思,应该作为冲和谦虚的谦冲解释。换言之,冲,便是虚而不满,同时有源远流长、绵绵不绝的涵义。如果解释便是用中而不执一端或不执一边的意思,也可以相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0.html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全诗赏析

...句陡然一转: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两句可以说是对以上所写的自己的处境作出了解释。词人说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无情(他的心肠与常人不同),它白白地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这难道不是在怨天吗?但同时也是在抱怨南宋统治者无心恢复中原...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714.html

共找到824,8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