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_《辨证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言人人殊,究不得其指归,似宜脉,不必辨证也。虽然,脉难知,不若辨证易知也。古虽有从脉不从证之文,毕竟从脉者少,从证者众,且证亦不易也。今人所共知者,不必也,古人所已言者,不必也。必取今人之所不敢言,古人之所未及言者,而畅之。论其证之...

http://qihuangzhishu.com/591/5.htm

八纲辨证之表里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表里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深浅、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一种辨证方法。人体的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五脏六腑在内,属里。外邪犯表,多在疾病的初起,一般比较轻浅;脏腑受病,多为邪人里,一般比较深重。 (一)表证 表证,是位浅在肌肤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17.html

【诊余漫谈】中医治疗乙肝应辨证用药_【中医宝典】

...,以微观治确立治法方药,则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临床具体应用时,仍要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在辨证选用主方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例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五味子、枸杞、垂盆草、胆草、虎杖等药物均具有降酶作用,然而临床使用有效有不效者,关键在于从辨证角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74.html

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_《内外伤》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能完复。且表虚之人,为风寒所遏,亦是虚邪犯表,始一二日之间,特外中贼邪有余之证颇相似处,故致疑惑,请医者只于气少气盛上之。其外伤贼邪,必语声前轻后重,高厉而有力;若是劳役所伤,饮食不节,表虚不足之,必短气气促。上气高喘,懒语,其声困...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waishangbian5702/297-3-12.html

热病一_《伤寒寻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刘河间阐发素问元机. 热病凡三十有三证.此泛言热因之机.而伤寒例中所称之热病.却不系此.此亦犹伤寒例中之中风.不金匮中风历节病一例看者同义.凡风寒之.一经传变之后.大率转成热证.其最难辨者.莫如太阳初起时.此伤寒例中之热病.却要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xunyuan/725-6-30.html

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_【中医宝典】

...,止酸降逆治疗胃食管反流,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具有抗反流的作用,久服也无不良反应,且可根据不同的体质差异,辨证后加减用药。“降逆和胃方”的组成是在古方左金丸、旋复代赭汤、香苏饮基础上合乌贝散加减而成。此外,对难治病例,也可采用中西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891.html

推理辨证治舌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方证对应,但在辨别方证时,又特别重视理论的推导。理论上讲,从官窍五脏对应看,舌属心;从舌五脏对应看,舌心属脾。患者舌心疼痛,首先考虑心脾病变。舌质暗红,倾向于热;舌苔白,倾向于湿。把心、脾热、湿搁在一起考虑,可以为脾湿心火。该患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405.html

机为核心 构建辨证论治新体系(中)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范畴。在疾病过程中病理因素常相互兼夹、复合为患,从而表现为不同而复杂的致病特点,是多种急难病证的机特征。因而机证素的核心内容是病理因素,结合位从脏腑机和气血机等分析其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的证候性质。 辨证分型辨证的区别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327.html

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疖_查疾病_【疾病大全】

...诊断 1.机 中医认为本病系内蕴湿热,外感毒热之邪,热毒不得外泄,住阻于肌肤而发病。 2.辨证分析 本病初起为红肿疼痛明显,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口干、尿黄。舌质红,舌苔白或薄黄,脉微数。辨证属于湿热内蕴,复感毒热之邪。 鉴别 常需以下...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JieYuJieBing258930.htm

支气管哮喘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不仅辨证,也要:少阴属证,可谓辨证之分类纲要,而哮喘才是病名。证属少阴,又有热化寒化之分,证同气异之别。深入分析,证中有证;合而言之,纲目分明。论其,依然如此。所以,我们所理解的重复,并非同一病名,即可搬用同一方药的机械重复;...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42-2.html

共找到334,0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