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阳篇跋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太阳篇,大书寒因三。先中风者,是于有寒有热之邪据其一端言;次伤寒者,以寒之正言;终温者,则以热而兼寒之病,就其所兼言。寒因必列此三者而始备。温与风温虽殊,其为不即发而名温则不殊,故合为一,而统冠之以太阳病。太阳病则头项强痛矣...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57.htm

更年期综合征食疗方 十方_妇科方剂_【中医宝典】

...更年期综合征食疗方 十方 【方一】莲子百合粥:莲子、百合粳米各30克同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绝经前后伴有心悸不寐、怔忡健忘、肢体乏力、皮肤粗糙者。 【方二】甘麦饮:小麦30克,红枣10枚,甘草10克,水煎。每日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774.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 辩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hanlun.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 辩脉...

http://www.wenxue360.com/guji/shanghanlun.html

关于《伤寒论》所用人参的思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华成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伤寒的学者,常对《伤寒论》中的人参有疑问,张仲景用的人参是不是今天我们所用的人参呢?笔者认为:仲景所用人参有二,一为古之人参,现在已经不可见,二为辽东人参,即现在之野山参。而今天人们所用的党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956.html

中暑辨十一_《六因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不止者,宜黄连温胆汤和之。既吐且泻,邪已分布,今吐止而泻不止,为上焦既清,而邪趋于下,用芩以分泄,合平胃以驱湿;若泻止而吐犹未止,乃邪在中焦,用黄连温胆汤,苦降辛通,勿使邪结中焦,而成痞胀为要。中暑辨第四中暑吐泻不止,渐致肢厥汗冷,甚而...

http://qihuangzhishu.com/788/7.htm

伤寒论》杂记_《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会悟,然必先逐条熟读,方可如此;否则抛荒本义,彼此错综,徒乱人意。尝《至真要论》所谓胜至,报气屈伏而未发也。因思凡治胜气,必宜顾忌复气,不可太过,反助伏气为患也。不然,复已而胜,宁有止期耶?伤寒诸方,有寒热合用、咸辛酸苦并投者,虽曰对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11-1.html

中热辨八_《六因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津,则不致燔灼伤阴矣。(1)人参白虎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原作,白虎加人参汤中热辨第四中热后,神虽清,而懒言倦卧,朝凉暮热,夜则谵语,此热留胆中,营热被灼。宜用清骨散加鲜菖蒲、广郁金、益元散等味,清营却热也。中热之后,倦卧懒言...

http://zhongyibaodian.com/liuyintiaobian/788-4-6.html

伤寒论阳明病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清·陆懋修撰。作者鉴于伤寒阳明病每多“中焦危急之候”,不容误诊或缓治,遂取《伤寒论》阳明病篇原文共78予以诠释。选集前人有关阳明病的释文287,参合自己读书心得和临床体会,对阳明证的证治作了较深入的归纳和总结,并提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1.htm

伤寒论阳明病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清·陆懋修撰。作者鉴于伤寒阳明病每多“中焦危急之候”,不容误诊或缓治,遂取《伤寒论》阳明病篇原文共78予以诠释。选集前人有关阳明病的释文287,参合自己读书心得和临床体会,对阳明证的证治作了较深入的归纳和总结,并提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1.htm

共找到184,9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