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切诊_中医四_【中医宝典】

...《难经》脉法的成就和特点 《难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 《难经》与《难经》脉法的几个有关问题 《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 《内经》脉法对后世的影响 《四时经》与《脉法赞》 按的方法和意义 按的内容 八脉交会穴的交通途径 八脉交会穴介绍 八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qiezhen-712-1.html

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编者按:自篇首至“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见《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自“血脉者,多赤多热”至“手足温,易已也”,见《灵枢·论病尺第七十四》。“黄帝问曰: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岐伯曰:身有病而毋邪脉也。”一段,见《素问·腹中论篇第...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7-2.html

平脉法篇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平脉者,平人不病之脉也。如四时平脉,五藏平脉,阴阳同等平脉之类是也。人病则脉不得其平矣。如四时太过不及,阴阳藏府,相乘相侮,及百病相错,生死不平之脉之类是也。平者又准之谓也。言者,诚能以诸平脉准诸不平之脉,则凡太过不及之差,呼吸尺寸之乖...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43.htm

杨则民论脉_【中医宝典】

...按:网上讨论脉的帖子似乎很少。现在把近代名医杨则民论脉的文字贴在这里,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或争鸣——业中医者若对此无话可说是难以想象的。杨文中有个别术语可能会引起误解,比如那时不分心房和心室,即通称为心房,故特别指出。又,《潜厂医话》...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0.html

《内经》寸口_《医碥》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太阴肺经脉外见于寸口,此其独寸口之故也。后人宗此,皆惟寸口是求。而古之诊分三部九候者,不复讲矣。所谓寸口者,合寸关尺而为名者也。何谓寸关尺?曰∶自手肘中横纹,至鱼际横绞,得一尺一寸,所取者,止长一寸九分,前不及鱼际横纹一分,后不及肘中横纹...

http://qihuangzhishu.com/603/197.htm

六腑平脉_《脉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大而短.为仓廪之官.名水谷之府.燥金胃与湿土脾合.)右尺.手少阳三焦脉.洪散而急.(为决渎之官.名外府.机按.以上但言六腑脉状.而诊法轻重内外.俱未及论.学人宜更考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9-5.html

贵平旦_《家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乃可有过之脉。”(平旦者,阴阳之交也。营卫之气,一昼夜五十周于身,昼则行阳,夜则行阴,迨至平旦,复会于寸口。斯时也,平旦初寤之时,阴气将退而未退,...

http://qihuangzhishu.com/801/7.htm

小儿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小儿科诊病注重辨形色、审苗窍。后世医家有一指总候三部的方法,是小儿脉的主要方法。 小儿脉与成人脉有所不同。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再则小儿就诊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气乱则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1.html

学的宝藏_【中医宝典】

...。也就是太史公所讲的:“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后来仓公传黄帝扁鹊之脉书,脉学在世界医学中成为一门独特的学问。仓公是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的。仓公在脉学上做了很多工夫,仓公说:淳于意齐王太后病,一看脉,便说是风瘅客于胞。因为他切脉发现太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9.html

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闻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 【闻】 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后者凭嗅觉分辨病人病体散发的及其排泄物的气味。作为四中的一个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41.html

共找到24,8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