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补泻的原则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官能》:“用针之服,必有法则。”针灸临床必须根据病症的属虚属实而施行补法或泻法。《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1.html

刮痧的操作方法及补泻手法_器具手法_【中医宝典】

...刮痧疗法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补和泻是相互对立、作用相反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手法,其与刮拭力量的轻重、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刮拭的长短、刮拭的方向等诸多因素有关。 操作时手持刮痧板,蘸上润滑剂,在患者体表的被刮部位按一定方向用力均匀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guasha/a13237.html

头面部要轻柔刮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轻刮辐射加点按:刮头面部时,患者宜躺在床上,取仰卧位,刮者坐于患者头前,先在面部涂抹刮痧润肤油。 刮前额5~10次。刮者可双手或单手持刮痧板,以其厚边为着力点,用补法刮拭前额部,由前额正中线分开,分别由内向外刮拭,包括前发际与眉毛之间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37.html

序_《外科枢要》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往余少时,获交于立斋薛先生,尝与余通书,所手钞笥袭者亡算,时时窃好之,弗置也。嘉所为诸疡书甚具。凡病癃肿、痈疽、挛 、 疠,经先生延医,亡不立已。然卒因疡死,故人多訾先生,以为执泥补法,不知合变,嗟乎!冤哉其言之也。始余识先生时,妇病肿疡...

http://qihuangzhishu.com/773/2.htm

序_《外科枢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往余少时,获交于立斋薛先生,尝与余通书,所手钞笥袭者亡算,时时窃好之,弗置也。嘉所为诸疡书甚具。凡病癃肿、痈疽、挛 、 疠,经先生延医,亡不立已。然卒因疡死,故人多訾先生,以为执泥补法,不知合变,嗟乎!冤哉其言之也。始余识先生时,妇病肿疡...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shuyao/773-4-0.html

烧山火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烧山火用于治疗寒证,属于补法中一种。 【烧山火】 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用于治疗寒证,属于补法中一种。其操作方法是:让病人呼气,随即迅速将针刺入皮下浅层,并重按穴位周围皮肤,强度捻转多次,稍行进针,作同样捻转,一直刺入到一定的深度,再同样...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50.html

闭经中医诊疗技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直刺0.5~1寸,补法,局部酸胀感;太溪直刺0.5~1寸,捻转补法,局部胀感;气海直刺0.5寸,轻提插或徐徐捻转,小腹部胀重感。留针20分钟,隔日治疗一次。 (2)肝肾不足 取穴:关元、肾俞、肝俞、三阴交、太溪、太冲。操作:关元直刺0.5~1...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036.html

《中风》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熊笏 朝代:清·嘉庆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自序 序 脏象 经络次序 经络浅深 奇经八脉 宗气 营气 卫气 脉诀 病因 中风 八风 轻重 寒热 论证候 风脉 论治法 药饵 附案 ...

http://qihuangzhishu.com/277/index.htm

《医学源流》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徐大椿·清·乾隆二十二年 自叙 卷上·经络脏腑 无气存亡 躯壳经络脏腑 表里上下 阴阳升降 治病必分经络脏腑 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 肾藏精 一脏一腑先绝 君火相火 卷上·脉 诊脉决死生 症脉轻重 脉症与病相反 卷上·...

http://qihuangzhishu.com/160/index.htm

肿胀门_《小儿推拿广意》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今议肿是脾虚.大抵多从湿热为.十种根因各调治.详分补泻在临机.古方有十种症.然脉浮为风虚.沉伏为水病.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即为正水.脾脉虚大.多作脾肿.因循不治.乃致水肿.盖脾属土.喜燥而恶湿.土败不能制水.则停蓄不行.留滞皮肤....

http://qihuangzhishu.com/833/53.htm

共找到74,1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