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兼目疾_《银海指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疮疡者,六阳火燥有余,水不能制,以致妄乱无拘,燔灼于经络之间,蒸逼于肌肤之内,气血为之壅滞,日积月累,而毒成矣。阳毒必高凸红赤 肿,治之易愈。阴毒必低凹青黑平塌,治最难痊。或发于头面,或发于手足,或发于身体,其名不一,其状各殊。治之之法,...

http://qihuangzhishu.com/751/59.htm

经络学说的应用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阐释病理变化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所以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可能成为传递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舍于脏腑也”(《素问·皮部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

http://qihuangzhishu.com/44/90.htm

明痈疽生于九死部位_《外科启玄》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夫痈疽之生.原无定位.生死之辨.不可不知.生于不系经络所会关节之处.脏腑俞募之所针治之法.在于疮医甚详.验于脉.审于症.察于部位.观之虚实.按法治之虽在九死部位.亦有生矣.如患者隐而不言.设不早治.再遇庸俗.治不对症.特犯禁忌.调护失宜....

http://qihuangzhishu.com/730/29.htm

天干配属脏腑经络与五季_《手掌与疾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提出了“三焦阳府须归丙,包络从阴丁火旁”(《类经图翼·三卷》)之说,后世许多医家对此说甚为推崇。笔者认为,心包络为“心主”,心属火,癸肾属水,须知古人认为水火同属先天生之物,所以水火相同。从脏腑功能来说,《素问·灵兰秘典篇》说:“三焦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jibingyuceyuzuijiazhiliao/134-4-2.html

外科疾病的因病机_《中医外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分析病因,探讨机,不可单纯拘泥于发病部位。第二节 发病机理一、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人身气血相辅而行,循环全身,周流不息,当人体感受六淫邪毒、特殊之毒,承受外来伤害,或情志...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xue/80-1-3.html

《疡医大全》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 五脏六腑脉虚实例 论定死脉形候歌 诊杂生死脉歌 诊暴病脉歌 五脏六腑气绝证候 扁鹊华陀察听辨色秘诀 卷三 内景图说(上) 心 小肠 肝 脾 胃 肺 大肠 卷四 内景图说(下) 肾 膀胱 心包络 三焦 脏腑经络穴道部位...

http://qihuangzhishu.com/344/index.htm

针灸经络学说中的临床应用_【中医宝典】

...的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 指导辨证: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及所络属的脏腑及组织器官,故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可推断疾病的经脉和位所在。临床上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8986.html

《此事难》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 素问六经疟候汤液之图 问素问难经铜人经络各异者如用针当从何法 问寒服热药 疾有自误 有变怪 喘(此当以经言邪气盛则实断之.) 桔梗枳壳汤 寻衣撮空脏所主 三法五治 一治各有五.五五二十五.治如大之属.衰于戌金之属.衰于辰....

http://qihuangzhishu.com/859/index.htm

经络先兆——经络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体表之间的气血联系,使人体成为了一个内外一致的统一整体。如是,经络脏腑共同构成了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由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因此,内脏有必外象于经络,这就是经络先兆的理论基础。经络系统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方式,属于微观层次上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6-7.html

共找到275,51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