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完素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几次都被拒绝了。朝廷无奈,便赐给了他一个高尚先生的名号。刘完素主要以黄帝内经为学术基础,他精研医理,把内经中的关于火热致病原因的内容选摘出来,加以阐释,这就是著名的十九。他还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认为风、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uwansu/index.html

_【中医宝典】

...以血为主,或以气为主的不同。一般说来,情志变化主要引起气分病变,如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恩则气结,而寒、热、湿邪则主要引起血分病变,如素问·调经论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33.html

五运所化_医理真传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大论之文所补。其中倡五运六气说,以天之六气(风、寒、热、湿、燥、火),地之五行(金、木、水、火、土),与人身脏腑经脉联系一起,而用干支立年,主客加临等理论,叙述了人体一些发病及病变规律,特别是提及了著名的十九,和一些治疗原则,对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213/16.htm

位_虚损类钩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难经之五损论将该病的位着眼于脏腑、组织。元·李东垣之脾胃论,治疗虚损以中气虚下陷立法,可见其重视中焦脾胃对本病的影响。清·李士材沙篆谓: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天一之元,土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xusunbingleigouchen/1042-7-3.html

黄帝内经的放腹水疗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张吉 北京中医药大学 腹水症黄帝内经称为鼓胀膨胀等,后世称为单腹胀。关于鼓胀,黄帝内经有数篇记载。如素问·腹中论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灵枢·水胀篇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001.html

春秋战国时期初具体系的医学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骨髓。这是最早的疾病传变论述。到战国时期,形成了比较丰富而系统的关于疾病发生、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过程的学说。这一学说在内经中有集中的论述。关于疾病的发生,内经认识到是体虚与外邪共同作用的结果,邪气单方面并不一定致病,所谓风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5.html

内经制怒方法初探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表现,提出怒是阳气盛的结果:帝曰:有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名曰阳厥。这种两处结论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情况,在内经中并不鲜见,孟迎春等提出的假说似可解释这一问题,...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03.html

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闫以太息,命曰平人。~常以不调病人,医不,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实际正常人的脉是在四五息之间,内经以闫以太息之说解之,意谓如按息以调则几个四至之后会出现一个五至,并不是绝对每个医者隔...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7.html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论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的治未病活动,其理论渊薮即在于此。其实治未病一词在内经中出现的不止一处。素问·刺热篇说: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此之谓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99.html

黄帝内经中如何论情志_【中医宝典】

...:神气充盛,易治,大病亦预后良好,若神气萎顿,虽轻亦难治。 4.情志与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重视形神共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宝命全形论再次提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并强调一曰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41.html

共找到607,4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