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院药的任务_《医院药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现代医院药的任务,主要是研究实施在医院特定环境下的药学工作,如何更好地为临床医疗工作和病员服务,随着医院药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药、新设备、新技术在医院中的广泛应用,医院药的任务除药物管理、调剂、制剂和药检等工作外,还要研制新剂型,提高...

http://qihuangzhishu.com/1014/4.htm

现代发展的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中医脉的现代发展中,主要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脉进行研究,主要探索研究了脉图的描记,鉴别分析,定型以及脉图与切脉的关系。脉象与病证的关系等等。 但是作为独特诊断方法的中医脉是中医特色的具体表现。其内容并非局限于单一的脉证关系。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2.html

中医内科的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而有肥,状似膏”,对淋证病症状的描述与现在的观察基本一致。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对消渴病易发疮痈有所认识。王焘的《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还认识到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的证候特征。这一时期,对伤寒、疟疾、肺痨等传染病都在症状学上有详细的...

http://qihuangzhishu.com/76/6.htm

我国蒙药教育走进高校_【中医宝典】

...据新华社讯 我国蒙药教育逐渐形成体系,内蒙古中蒙医学院日前宣布,该校今年将首度招收蒙药专业本科生,这标志我国蒙药教育从寺庙走进高校。 在今年参加高考的蒙古族学生中,蒙药是热门专业之一。内蒙古中蒙医学院有关人士说:“2006年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76.html

禁区也可突破——读《实用中医禁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无所适从。读王辉武教授《实用中医禁忌》后,心中明了。王教授在讨论中药十八反时指出:“临床医家何绍奇曾说:‘半夏、附子同用的机会很多,如果我证明,我可以举出古今100个以上医案医方来作证。’当代名医姜春华、朱良春、颜德馨诸先生都曾郑重撰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8937.html

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利用切脉诊治疾病,是中国诊断学中的一项独特方法。我国人民很早便发现了人体血液循环的道理,并且发现通过切脉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有关情况在《周礼》、《内经》等古籍中得到记载。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著名医学家扁鹊总结前人经验,创立了脉。我们...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7.html

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尽快设立“未病”学科_【中医宝典】

...早”字,又突出其系统性和整体性,建议尽快成立一个在国际上有特色的“未病”学科,以提高对“治未病”的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会负责人表示,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虽然贯穿于疾病发生的各个阶段,但其中“未病先防”的内容与当前卫生工作方针中“预防为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707.html

《脉图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著作。一名《脉图注详解》。四卷。清·贺升平辑,刊于1783年。卷一以脉总论内容为主,兼谈各科脉法及五运六气;卷二介绍28脉,奇经八脉及灸法等;卷三列述骨度名位、十二经脉、十六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卷四专论形身、脏腑、营卫、颜色...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65.htm

《脉图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著作。一名《脉图注详解》。四卷。清·贺升平辑,刊于1783年。卷一以脉总论内容为主,兼谈各科脉法及五运六气;卷二介绍28脉,奇经八脉及灸法等;卷三列述骨度名位、十二经脉、十六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卷四专论形身、脏腑、营卫、颜色...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30.htm

汉唐时期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这一方面,只有代表性的医家,即是唐代的孙思邈。孙思邈精通道,佛之,广集医、道、儒、佛诸家养牛之说,给合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养生专论。不仅在《千金方》中有大量养生论述,还著有《摄养枕中方》,内容丰富,功法众多,在我国养生发展史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3-3.html

共找到178,0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