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气血寒凝,则阻格阴精上济之路,下流而为带下。血结精流,筋脉枯槁,木气不舒,故掣引作痛,悦怒乖常。久则身体羸瘦,脉虚多寒,而成劳伤不起之证。妇人妊娠、产后、,共计三十六,悉因此生。及其病成,则千变万端,不可胜数。医家于此,审脉之阴阳,虚实...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663.htm

伤寒_【中医宝典】

...论卷第一 平脉法(上)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盛。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44.html

卷二十八_《全唐诗》

...【曲歌辞·忆江南】刘禹锡 春过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 无辞竹叶醉樽前,惟待见青天。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 丛兰裛露似沾巾,独笑亦含颦。 卷28_39【曲歌辞·宫中调笑】王建 团扇,团扇,美人来遮面。玉颜憔悴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8088.html

心法要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五卷(即《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四十三)清·吴谦等撰。本书正文以七言歌诀的形式重点论述内科(包括中风、类中风、痉等四十余种病证)的证治。并用注释加以说明与补充,内容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53.htm

心法要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五卷(即《医宗金鉴》卷三十九-四十三)清·吴谦等撰。本书正文以七言歌诀的形式重点论述内科(包括中风、类中风、痉等四十余种病证)的证治。并用注释加以说明与补充,内容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40.htm

痢疾总括_心法要诀》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色白,肠鸣切痛也。肠癖者,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则入五脏, 胀闭塞,下为飧泻,久为肠癖,腹痛下血也。滞下者,积汁垢腻,与湿热滞于肠中,因而下也。此皆古痢之名也。然痢之为,里急后重,下利脓血,小便赤涩。里急者,腹痛积滞也。后重者,下坠...

http://qihuangzhishu.com/807/68.htm

卷六百一十六_《全唐诗》

...闲居题五首·砌思步】皮日休 襹襹古薜绷危石,切切阴螀应晚田。 心事万端何处止,少夷峰下旧云泉。 卷616_20【奉和鲁望药名离合夏月即事三首】皮日休 季春人抛芳杜,仲夏溪波绕坏垣。 衣典浊醪身倚桂,心中无事到云昏。 数曲急溪冲细竹,叶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8676.html

乌梅丸活用_老药新用_【中医宝典】

...滋补等作用。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认为,乌梅丸不仅是主治蛔厥证的重要基础方,也是主治诸多的常用方。 乌梅丸在临床中常加减应用,若是辨治蛔厥证,通常可用乌梅丸原方原量,用汤剂时可酌情减少方药物用量;若是上热下寒夹虚证或辨治肝热阳郁证,必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410.html

卷四百七十五_《全唐诗》

...前仰感恩…相公】李德裕 七萃和銮动,三条葆吹回。相星环日道,苍马近龙媒。 咫尺天颜接,光华喜气来。自惭衰且,无以效涓埃。 卷475_3【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一首】李德裕 宛转龙歌节,参差燕羽高。风光摇禁柳,霁色暖宫桃。 春露明仙掌,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8535.html

兰室誓戒_治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当看证例约之。●证,看形气实者,宜以刘、张大法治之。形气虚,脉虚,或老幼羸弱脱荣者,宜以东垣之法治之,药亦不可太。是以丹溪云∶吾每治病,用东垣之药,效仲景处方,庶品味数少,药力专精也。又云以某药治某。以某药监某药,以某药为引经。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abingzhili5680/286-5-0.html

共找到1,172,2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