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互根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互根即互相依存。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孤阴”和“独阳”就不能生化和滋长。同时,阴阳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机能与物质之间就是这种互根的关系。但阴阳学说中较常用互根表示人体生理范围内的变化。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yanghugen-2028.html

阴阳八卦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真能耐的,还得说是咱老祖宗。 天地万物,世间万事,万人万心,各人各心,万花筒似的,忽悠变来变去,怎么才能把它们分清辨清认清理清说清?老祖宗就拿出两个字儿来:阴阳。 比太古还古的时候,天地未开,嘛都没有,只有太易太初太素三样。太易是气之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0.html

阴阳虚实用药寒温辩_《伤寒六书》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之类是也。阳盛,则邪入于内者,攻里之当性寒,以抑阳气,如承气汤之类是也。或曰∶阴出而乘于外,是阳之不足也。阳病,则当以发表而汗之,何哉?是大不然,阴邪传于外,不汗之,则邪何由而去?桂枝之性温,温之,乃所以助阳,阳有所助而长,则阴邪之所由...

http://qihuangzhishu.com/700/181.htm

阴阳论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盖阴阳之妙,原根于无也,故曰无名。天地之始,生死消长,阴阳之常度,岂人所能损益哉!圣人裁成天地之化,辅相天地之宜,每寓扶阳抑阴之微权,防未然而治未病也。然生而老,老而病,病而死,人所不能免,但其间寿夭长短之差,此歧黄之道所由始,神农尝...

http://qihuangzhishu.com/342/94.htm

阴阳的相互关系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正如地球的生物(动物、植物),既不能缺少阳光,也不能缺少雨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 阴阳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孕育着对方的成分,也就是阴中阳的“基因”,阳中阴的“基因”。 ┄┄阴中阳,阳中阴;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6.html

左右阴阳——青龙白虎_【中医宝典】

...赠以同仁堂坊虚骨酒,饮之而愈。愈后不知系何故,后见愚所治高鲁轩医案,不觉抚掌称快。“ 白纸黑字,写得甚明。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故知阴阳大义者,知一而毕,非浅学者可为。鹿角通督脉为食草之物以通东方木生之气,虎骨生四肢为食肉之物以通西方金杀之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3.html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译文

...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数不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阳气,万物才能生长,阴气,万物才能...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787.html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译文

...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数不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阳气,万物才能生长,阴气,万物才能...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787.html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_【中医宝典】

...生"。 (3)阴阳的消长平衡 消消减衰弱之义,长增加盛大之意。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不是静止或绝对平衡,而是指在一定限度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相对平衡。 比如四时气候的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9.html

阴阳两补_《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之要法”。五诊又郑重指出:“培元扶正,乃不移之法”。该案一、二、三、四诊,均以黄芪、党参、生地、麦冬、石斛、北沙参等益气养阴为伍;第五、六、七、八诊,又以附子与上述药物配合应用,藉以阴阳两补,此扶正即所以祛邪之意。至第九诊”病势渐趋坦途...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ngcigongyianzhongfuzideyingyong/1050-4-1.html

共找到452,4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