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白燕》诗。读到“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仍未归”等句,“维桢大惊赏,遍示座客。”从此有了“袁白燕”这个美称。 大明洪武三年(1370),袁凯被荐授为御史,成为皇帝的近臣。《明史·文苑》里有袁凯的传略,在短短二百馀字中,除了交代他生平...
...,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
...《栾城集》第十七卷(苏辙·赋八首) 《巫山赋》苏辙 过瞿唐之长江兮,蔚巫山之嵯峨。 云孤兴其勃勃兮,北风慨其扬波。 山嵚崟而直上兮,越至神女之所家。 峰连属以十二兮,其九可见而三不知。 蹊遂芜灭而不可陟兮,玄猿黄鹄四顾而鸣悲。 览松柏之...
...《栾城集》第四十七(下)卷(苏辙·辞免恩命表状札子十六首) 《辞起居郎状二首》苏辙 右臣今月十九日,准阁门告报,已有告命,除臣起居郎者。 伏念臣顷自疏外,擢居谏垣,衰废之余,才力耗竭,黾俯岁月,无所建明。 近因朝廷除张颉为户部侍郎,杜纮为...
...《栾城集》第四十卷(苏辙·右司谏论时事十七首) 《三乞罢青苗状〈初四日与东省同上》苏辙 右臣等屡有封事,乞罢青苗,皆不蒙付外施行。 伏以王安石、吕惠卿创行此法以来,天下之士,惟王、吕党人欲以青苗进身者,则以其法为是。 其他士大夫,上自韩琦...
...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细述生平 明清两代,出现过不少多才多艺的文人。不过象徐文长那样,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能独树一帜,给当世及后代留下深远影响的,却也颇为难得。他的诗,袁中郎尊之为明代第一,他的...
...《栾城应诏集》第一卷(苏辙·进论五首) 《夏论》苏辙 圣人之道,苟可以安于天下,不求夫为异也。 尧舜传之贤,而禹传之子。 天下以为禹无圣人而传之,而后授之其子孙也。 夫圣人之于天下,不従其所安而为之,而求异夫天下之人,何其用心之浅邪?昔者...
...生平 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最早有确切记载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即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
...《栾城集》第二十二卷(苏辙·书十首)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
...《栾城后集》第七卷(苏辙·历代论一〈并引〉 予少而力学,先君,予师也,亡兄子瞻,予师友也。 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 以为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 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闻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