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_【中医宝典】

...实用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老牛学,多了多余,少了不够,看下去就知了。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看,多简便]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28.html

津液条目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者.痰饮也.咳而口中有津液.上苔滑者.肺寒也.阴阳俱紧.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八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6-12.html

《伤寒论》中“腹认识_【中医宝典】

...一定要及时触按,查其病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综合,四相参,才能确定病所,明了疾病性质,了解病邪轻重,做到定性、定位正确诊断,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2 中医腹部按现代医学触、叩诊结合进行 中医腹部按内容丰富实用,通过按可知腹部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76.html

中医面实用诊法...._【中医宝典】

...现代面诊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因此在面部相应脏器分布、诊察方法上传统中医面有所不同。身体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化出现之前或之后。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收缩力变化,还可有肿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56.html

要领之六字诀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分,气之降也。应日至,去日止。”由于,上下来去至止六字,将脉象千变万化概括无余,成为诊脉时简易而颇切实用方法。所以,后世医家称之为“六字诀”。《辨指南》称其为“中之神机”。《景岳全书》则称之为“家之纲领”。 上指寸,下指尺。在一般...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2.html

对四发展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对症状观察和描述细致人微。如望诊中“审神气存亡,可知病死生;察色泽天,形态常变,可别病轻重浅深(中医诊断学讲义);对于面色望诊,以及耳、鼻、口唇、牙齿和小儿指纹望诊,是十分细致,是其他医学所不及。 几千年来,祖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8.html

辨络脉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若皮冷而色淡白,多因气虚血少。诊察掌大鱼际络脉,有助于判所胃气状况。如《灵枢·经脉篇》:「凡络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老者留久痹也(顽固痹证);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ianluomai-1229.html

有十度有阴阳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方盛衰论)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诊法虽有十度,而总不外乎阴阳也。十度,谓脏肉筋俞,是为五度,左右相同,各有其二,二五为十也。度者,如经脉、度等篇是也。脏度,如本藏、肠胃、平人绝谷等篇是也。肉度,如卫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0-7.html

_《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死亡矣。)七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从,顺也。谓顺四时之令,合五脏之常,及病症为顺也。既得顺候,虽有独大、独小等,不至于死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4-34.html

学现代发展展望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现代化过程中,对中医理论检验摆在了重要方面,中医理论特征是辨证思维,强调天人相应,在学方面也同样以时空间状态变化为特征,中医学体系是一致。中医对人体所进行观察是对活体整体观察,中医传统诊断学中独特、色诊都是全凭感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2.html

共找到959,7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