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什么?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阶段。因此,有关经络的科学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241.html

任脉(二十四穴)_经络汇编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会阴之分,由是循曲骨,上毛际,至中极,行腹里,循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上颐循承浆,至龈交分行,系两目之中央,会承泣而终;其支者,起于包中,循脊...

http://qihuangzhishu.com/911/18.htm

医学要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四卷。清·沈懋言纂。成书于1743年。全书选辑内经及秦汉以后一些医家的有关论述加以注释。共24题,称为“二十四则”,分论内经医理、本草药性、脉经经络及杂病治法等。论述简要可为医学门径之参考。但内容重点不够突出,编排也欠...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592.htm

医学要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论著作。四卷。清·沈懋言纂。成书于1743年。全书选辑内经及秦汉以后一些医家的有关论述加以注释。共24题,称为“二十四则”,分论内经医理、本草药性、脉经经络及杂病治法等。论述简要可为医学门径之参考。但内容重点不够突出,编排也欠...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34.htm

针灸问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问答。三卷。明·汪机撰。刊于1503年。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上、中二卷论述针法;下卷论述灸法及经络腧穴。全书内经难经等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对于金、元以后的各种针灸学说则采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17.htm

针灸问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问答。三卷。明·汪机撰。刊于1503年。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了针灸学中的一些基本理论。上、中二卷论述针法;下卷论述灸法及经络腧穴。全书内经难经等书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对于金、元以后的各种针灸学说则采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99.htm

伤暑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二卷。明·张鹤腾撰于1623年。本书根据素问暑病的理论,较全面地叙述了各种暑病以及和伤暑有关的一些病证的病因、脉、证和主治方剂。本书后经清·叶霖增订,易名增订伤暑全书,内容有较多的补充,但书中有一些提法值得商讨,还有个别...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020.htm

伤暑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二卷。明·张鹤腾撰于1623年。本书根据素问暑病的理论,较全面地叙述了各种暑病以及和伤暑有关的一些病证的病因、脉、证和主治方剂。本书后经清·叶霖增订,易名增订伤暑全书,内容有较多的补充,但书中有一些提法值得商讨,还有个别...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89.htm

〔小肠〕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长三丈二尺,左回叠积十六曲。胃之下口,小肠上口也,在脐上二寸,水谷于是入焉。再下一寸水分穴,则小肠下口也,至是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滓秽入大肠)灵枢曰∶手太阳之脉,走于小指之端(少泽穴也),循手外侧(小指本节前谷穴也,本节后陷中后溪...

http://qihuangzhishu.com/729/105.htm

〔心包〕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一名心主,以脏象校之,在心下横膜之上,竖膜之下,与横膜相粘,而黄脂漫裹者,心也。其漫脂之外,有细筋膜如丝,与心肺相连者,心包也。心为君火,心包为相火,代君火行事。以用而言,则曰手心主;以经而言,则曰心包络,一经而二名也)灵枢曰∶手...

http://qihuangzhishu.com/729/108.htm

共找到469,6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