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临证指腋下生漏者。《诸病源候论》卷三一:“腋下常湿,仍臭生疮,谓之漏腋。”该病多因气血不和,湿热蕴蒸所致。症见腋下潮湿生疮有臭味。内治宜清热祛湿,调补气血。外用六物散(干枸杞根、干蔷薇根、甘草各15克,胡粉、商陆根、滑石各3克),...
...侧腋胁肋部左右凡二十穴∶渊液 辄筋(俱足少阳)天池(手厥阴) 大包(足太阳) 章门(足厥阴) 京门 带脉 五枢 维道 居(俱足少阳)(附)两手奇俞穴左右凡六穴∶拳尖(在中指本节前骨尖上,握拳取之) 五虎(一在手食指背间,一在无名指背间,皆...
...自腋臂 肘,手指手背,痈疽疔毒,俱汇于此部中,以便检阅参治。...
...〔薛〕腋痈属足少阳手少阴手厥阴三经,小儿患之,多禀赋肝火所致。初起先用活命饮。次用柴胡栀子散。五七日间作脓 肿作痛者,亦用活命饮杀其大势,虽溃亦轻而易敛。若脓已成,用托里消毒散。已出用托里散。如有变证,当随证治之。...
...胡臭与漏腋,虽不害人性命,而害人身,奉亲事居,乃至交游,皆非所宜。修身之士,务为清洁者,或得此患,不可不思有以去之。夫胡臭者,多因劳逸汗渍,以手摸而嗅之,致清气道中,受此宿秽,故传而为病。方论有天生臭之说,恐未必皆然,多见为人相染者。...
...病名。痈疽之发于腋部者。出《外科正宗》卷四。亦名掖痈、夹肢痈、挟痈、夹痈。其病多因肝脾两经结热,气滞血凝所致。症见初起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日久方疼,乃生寒热;或初起患处即红肿热痛,身发寒热。治疗初宜服柴胡清肝汤,外敷冲和膏;若脓成可服透脓...
...国语辞典 不如意、不得志。 文選.宋玉.高唐賦:「長吏隳官,賢士失志。」 唐.韓愈.馬厭穀詩:「彼其得志兮不我虞,一朝失志兮其何如!」 昏昧、心神恍惚。 喻世明言.卷二十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只因這老狗失志,說了這幾句言語,況兼兩個兒子...
...国语辞典 喪失勇氣。 晉書.卷六十一.周浚傳:「前破張悌,吳人失氣。」 南齊書.卷四十.武十七王傳.廬陵王子卿傳:「吾日冀汝美,勿得敕如風過耳,使吾失氣。」 氣絕。 荀子.解蔽:「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氣而死,豈不哀哉!」 楚辭.王逸.九思...
...迷失道路 be lost on the way 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马中锡《中山狼传》 违背道义;无道 unjust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国语辞典 迷路。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晉文公出亡,箕鄭挈壺餐而從,迷而失道,與...
...国语辞典 已往的過失。 後漢書.卷五十六.張晧傳:「雖追前失,悔之何逮!」 馬失前足。 三國演義.第一一六回:「戰馬前失,姜維跌在地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