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之动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益躁疾者死。“这是动脉的极限,有很多脉到了极限多是死脉,亦就是《内经》说的无胃气的真脏脉,本来各种病脉都是反常的,所以反常到极点就是死脉了。根据历史文献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订动脉的传统形式的脉象指标为: 1、动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6.html

脉象变动之病理方面认识(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名著中引之(如《濒湖脉学)),真“咄咄怪事”。临床中见肠痈不下数千侧,从无见芤脉者,可见仲景真非后人可,其著作亦非后人著作可。 内难仲景诸书中以脉象对比方法得痿机者俯拾即是,并联系列病因病理辨证治疗预后等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3.html

中医脉象之散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散脉属于单因素韵脉象。它主要表现为脉体散漫,由于散漫的关系亦就具有变大的情况但不是绝对的。譬如本来脉体细,现在出现了散象那亦表现不出比正常脉大来,因此对散脉的大应当具体分析,对于脉学书提出的散有大的这个条件,不可以辞害义。 质言之,散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0.html

古代脉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的认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古脉学时期脉法在医学中并不自为一个系列出现,它在构造部位上离不开经络,在诊断方法上强调四诊,色脉、色脉尺诊等,其本身亦是在使用遍诊诸法人迎、脉口等等。 在古脉学时期脉法在医学中并不自为一个系列出现,它在构造部位上离不开经络,在诊断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0.html

璇玑叙_《合锦回文传》

...弗获。而独锦字回文,盛传于世。朕听政之暇,留心坟典,散帙之次,偶见斯,因若兰之多才,复美连波之悔过,遂制此记,聊以示将来也。如意元年五月一日,大周天册金轮皇帝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5770.html

中医脉象之濡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经》以来才划出来的,在早期是并不如此的,《伤寒论》中就有“浮弱”的脉,那时还将这些字(脉名)作为一般性的概念来使用,是与后世脉法不同的。根据历史文献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订襦脉的传统形式的脉象指标为: 1、濡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8.html

《书》在线阅读

...李煜(九三七年——九七八年),即李后主,五代南唐国主。词人。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国亡后为宋所俘,后被毒死。善诗文,音乐、书画,尤工词。后人把他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书》言书有七字法...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88.html

中医脉象之弦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弦脉亦是具有单因素的脉象,它的性质是脉形变化,特点是张力增强,有的亦有阻力增加的情况脉管变硬等,所以它给人的指感是像琴弦、弓弦等绷直的感觉。 弦脉在古医籍中的记载亦是较早的,它亦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内经》中开始是以季节脉出现的,而且有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5.html

五脏脉象_《灵素节注类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绝而至曰石,阴阳相过曰溜。此表五脏脉象之神理也。五脏具五行之性,而五行由阴阳气化,流行生旺,而成形象,故五脏之气现于脉者如此。鼓一阳者,脉形之鼓动,如《阴阳离合论》所云∶搏而勿浮,命一阳也,钩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sujiezhuleibian/622-10-8.html

诊断基础_中医诊断_【中医宝典】

...《脉经》的著作形式限制了脉法在方书中的作用 《脉学辑要》《脉学辑要评》 常见的腹诊及其意义 从《脉经》起脉诊在病机方面的缺憾 对脉的研究现状 对四诊发展的展望 古代脉圈的意义和不足 古代脉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的认识 古脉法学著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duanjichu-790-1.html

共找到322,1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