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种常见脉象简述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浮脉:浮脉的部位表浅、浮在皮肤上,手指轻按即可摸到搏动,重按稍减,但不空泛无力。总之,浮脉是脉搏动的部位浅显,有的甚至看得到搏动,摸到浮脉表示病人有外感,其病轻浅,外邪刚进入人体,人体的正气尚强,与外邪相争斗,将脉气鼓动于外,所以脉象显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48.html

脉象变动之病理方面认识(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用对比的方法辨脉病机在古脉学中尤为常见,这可能是与中医的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阴阳有关。因为二分法在中医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是表现得突出的,脉诊亦不例外,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 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3.html

微脉之相兼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微涩亡血增寒热,曾经汗下医之辜。” 《医宗必读》:“浮微劳极,……火热之证,敬弱无神,根本脱离……蓄血在中,沉涩而微,速愈者希……三消之脉,细微短涩,虚手堪惊,黄疽湿热,微涩难医。”微脉之相兼脉主病,《诊家枢要》说:“浮微为阳不足,必身...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07.html

浮脉之相兼脉相关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风痰,浮细气虚,浮涩血虚,浮散极虚。” 浮濡脉条下,有主阴虚者,有主气衰、气败者,有主伤暑者,究其脉理为何?按浮、濡二脉均属浮脉类,轻手按之即得。但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上浮木。濡脉浮细极软,如水上浮帛。浮濡相兼,是脉位浅,轻取即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27.html

弱脉之相兼脉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阴虚水涸。” 《脉如》:“证虚脉弱而兼之以涩,为气血交败。”弱脉之相兼脉中,《脉经》言:“尺寸俱濡弱,主发热、恶寒、汗出。”究其意义:弱脉沉而细软无力,主气血虚之证。濡脉浮而细软,主精血不足。《脉经》言:“寸口濡,阳弱自汗出。”寸口是心肺阳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3.html

脉象主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名词。指与脉象相应的病症。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70.htm

脉象及其相关的藏象,都不实指体内的实体脏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中医的藏象理论中的肝肺,是可以脉象联系起来的藏象,而不是具体的肝肺实体——肝肺实体,怎么可以有脉象? 中医的藏象理论中的肝、肺,是应于春、秋的藏象,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而不是并存于体内的脏体——诊得肝脉,就是对肺脉的否定,藏象中的肝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4.html

中医脉象之革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革脉是属于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是芤、弦两脉的合体脉,既具有弦的张力又有中空的情况,所以古人说是“如按鼓皮”等。 革脉的名称出现得较早,但在《内经》上提到的革并不是后来所说的革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浑浑革至如涌泉,……”按此处之革...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0.html

战国策·魏四·献书奏王评析

...战国说客最善于运用的说话技巧就是类比与典故。用类比非常形象,不需要牵涉一堆地缘政治学理论,直接说明问题。用典故也是非常的直接,用相同处境下的古人处理事务的成功案例,作出示范引导,不言而喻地说服对方应该如何处理问题。我们在说话前要多花时间...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1435.html

共找到688,2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