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经七篇大论对疾病的认识_【中医宝典】

...未病,防御六气淫泆袭人方面,七篇中显得很缺乏,只是泛泛一提 “ 食岁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 ” 《六元正纪大论》, “ 养之和,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 《五常政大论》。对照《内经》其它篇章中的避邪防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98.html

脑充血头疼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大甘枸杞六钱生龙骨六钱捣碎 生牡蛎六钱捣碎 净萸肉五钱 生杭芍五钱茵陈二钱 甘草二钱共煎汤一大盅,温服。复诊 将药连服四剂,头疼已愈强半,夜间可睡四五点钟,诸病亦皆见愈,脉象弦硬已减,两尺重诊有根,拟即原方略为...

http://qihuangzhishu.com/513/473.htm

构成脉象的要素_【中医宝典】

...运动、饮酒可致脉率加快,睡眠则使脉率减慢。 脉形:脉形是指脉动的轴向长短,径向的粗细等形态。脉形主要与血管的充盈度、脉搏搏动的幅度及紧张度等因素有关。 脉势:脉势是指脉脉搏应指的强弱、流畅等趋势,与心脏收缩力和外周阻力有关,同时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5.html

脉象图形的发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描述方式给传统脉学所做的定性标准形成了中医脉象,这种以文字描述的脉象是抽象的,在检测上凭个人经验体会亦会产生“见仁见智”别,初学掌握亦非易事,尽管传统脉学在形象的比喻描述中历代医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中医脉学的发展普及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0.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涵与框架构建_【中医宝典】

...”。即使是同一病因,同时受病,不同人的临床表现也可以不同。 因制宜是中医治则的一大特点,是天、地、人一体指导思想在治疗学中的的具体体现。 4据胜复理,衰其邪气——“寒热燥湿,衰以属” 在气化论中已述及,六气之间通过“胜复”机制实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68.html

中医百年复兴路_【中医宝典】

...结构的“构成论”。 认识人体的健康、生理、病理、疾病和治疗,只用一般简单线性的科学原理是远远不够的。人体不仅需要用生命科学进行研究,更需要借助“人体生命科学”加以阐明。研究人体生命过程,首先是需要把人放在天地自然的大环境里进行研究即天人相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195.html

我所看到的脉象_【中医宝典】

...病,脉多滑象,但这种有痰的滑脉,却不是像如珠走盘那样。在我多年的临床上,所见都是如此。 据脉以断定生死,真可以说得上是“其言有征”的。看生死的脉,主要是看两尺;左尺肾水,右尺肾火。若尺部无脉男右女左,必死。这是我的老师传授给我的。可以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4.html

疾病的概念_《病理生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根据目前对疾病disease认识,可将其概念归纳如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homeostatic control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在多数疾病,机体对病因所引起的损害发生一系列抗损害反应。自稳...

http://qihuangzhishu.com/949/7.htm

《伤寒直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下卷集仲景麻黄汤、桂枝汤等方以及益元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等共34方。汪琥认为:“是书作,实为大变仲景之法者也”《伤寒论辨证广注》,卷终有“伤寒传染论”一则,明确提出“秽气”、“秽毒”致病的观点,在治方和病因认识方面,较之前人有了明显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071.htm

《伤寒直格》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下卷集仲景麻黄汤、桂枝汤等方以及益元散、凉膈散、黄连解毒汤等共34方。汪琥认为:“是书作,实为大变仲景之法者也”《伤寒论辨证广注》,卷终有“伤寒传染论”一则,明确提出“秽气”、“秽毒”致病的观点,在治方和病因认识方面,较之前人有了明显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95.htm

共找到570,4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