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中有关脉象变动对病机认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中医具有辨证方法辨证论治精诣。古代原则上与临床、理论等都达到高度和谐和统一,它们是一个系列。从《内经》众多经文中都能证实这一点,尤其是《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含明阳。”这是总的认识与要求,阴阳是中医理论和方法核心,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0.html

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罗东逸曰∶经云∶微妙,不可不察。古今察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之诊法甚详,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病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道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盖由不知为胃气之本源,其...

http://qihuangzhishu.com/631/32.htm

诸杂病生死候歌_《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干休命不停.铜人经太冲二穴土也.足大趾本节后二寸.(或云一寸半)动脉陷中.凡太冲脉.可决男子病死生.足厥阴之所注也.为俞.灵枢曰.胃之清气上注于肺.故气之过于寸口也.动而不止.其悍气上冲头者.合阳明.并下人迎.故阴阳俱动俱静.若引绳....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8-9.html

诀汇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体现临床诊断上重要作用;卷十为经络脏象,摘选有关诊法纲领,并附脉案图式。全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内容详备。现存几种清刻本。本书于1963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据康熙刻本予以校订排印。...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97.htm

诀汇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体现临床诊断上重要作用;卷十为经络脏象,摘选有关诊法纲领,并附脉案图式。全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内容详备。现存几种清刻本。本书于1963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据康熙刻本予以校订排印。...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49.htm

后世法存在问题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原则上不出《脉经》范围,尽管医学上有金元时期学术争鸣,明清时期伤寒、温病学发展,以及临床各科,各种新疾病新问题接触和解决等重大发展,但学却不能与之相符,虽有进展,相形之下是明显见绌。 2、形成单系列带来流弊 《脉经》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8.html

中医四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资料。切诊包括和触诊两个部分。 (一) 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内在变化也称切脉或诊脉。 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50.html

妇人有妊歌_《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母而气逆也.金行乘水.木行乘火.为顺.谓由母至子.其气顺也.李 范不知此论相乘.中夫妻母子.却作人身形之夫妻母子解之.理不能通.然诀引此以别男女妊形.据脉经别载于前.不载妊娠之条.本只是取仲景所论相乘之诀不能甄别.混引以歌...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8-12.html

要点_《中医妇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妇科疾病要点,对全身症状了解同时,着重阐述经、带、胎、产方面诊察方法。临床上必须四合参,不可偏废。一、望诊根据妇科特点,望诊时除观察患者神志、形态、面色、唇色、舌质、舌苔外,应注意观察月经、带下和恶露量、色、质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5-1.html

症合参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阴脉);就是证相逆,说明表实里虚,是邪盛而正气不足,病理上错综复杂,预后也相对差些。证相逆,病理变化复杂情况下,辨证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确定治疗上标本缓急,故临床上常有“舍证从”和“舍脉从证”情况。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maizhenghecan-1319.html

共找到953,1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