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春论_【中医宝典】

...整理者(连建伟)按: 1974 年春节过后,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原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魏长春老先生给我寄来了他对学古籍研究临床实践的总结《诊脉须识常与变》一文,供我学习。这篇医稿,一直珍藏至今,未肯轻易示人。魏老生前,本文未曾公开发表。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2.html

温病论_《三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冬月伤于寒,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而伏藏于中,至春随阳气发见者,为温。其症头痛项强,与伤寒无异,惟初起不恶寒,便发热,数为异耳。伤寒由表入里,不得不先发其表;温病由里达表,不得不先清其里。所以温病有误汗而无误下之语。仲景着《伤寒》一书,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zhichan/786-7-1.html

_《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真脏死经.真肝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肺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真肾至.搏而绝.如弹石.辟辟然.真脾至.弱而乍数乍疏.见真脏乃死.何也.五脏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que5664/278-13-0.html

_虚的原因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虚 寸关尺三部举按均感觉无力的脉象。为无力的总称。虚主虚证,多为气血不足或脏腑虚证。气血不足,气不足以推行血脉,则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故按之空虚。脏腑功能低下,精血津液亏损,即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可见虚。高热伤阴,失水...

http://jb39.com/zhengzhuang/XuMai340365.htm

宋元以降医书医案方书中法的位置与应用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受到更大的重视起到甚么大影响。 总之,自《脉经》以后,法或为独自的系列,在医书方书等医学书籍中,没有什么地位,以致不但学的发展受到限制,对《内经》仲最的在证上的具有辨证意义的理论临床方法的继承发展亦受到限制,这个问题应当是今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5.html

诊_【中医宝典】

...正常脉象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又称平脉或缓。常脉脉象从容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有力。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节律一致)有神(至数来去清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4.html

神阙_《丹医秘授古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候气,即神阙有吸感,如不吸反见外射,如蛇吐信状者为病。阴黄黑热病及脾肿大者,顶力极强,稍缓者为脾热,见知饥善食之证。又痛证者见神阙明显,疽者神阙濡缓。乙神阙向左外开一寸之动脉(太阴长在)亦与“神阙显”之为证同,惟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5-11.html

藏医诊_【中医宝典】

...的诊断,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诊断方法,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藏医诊要求患者在诊的前一天禁食酒肉等难消化或性温性凉的饮食,保持良好的起居饮食习惯情绪,诊时间选在朝阳初露时,诊时患者不要讲话,不要突然闭气,以免影响脉搏。 藏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6.html

外周浅表血管检查_《物理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动脉足背动脉。检查的方法:病人手掌平置向上,医生用食无名在指尖,按于桡动脉近手腕处。注意两侧桡动脉脉搏的大小出现时间,生理情况下,两则差异很小。某些病理情况,可有明显的差异。当两侧脉搏大小不等时,应考虑脉搏小的一侧动脉有无先天性...

http://qihuangzhishu.com/1015/90.htm

外周浅表血管检查_《物理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动脉足背动脉。检查的方法:病人手掌平置向上,医生用食无名在指尖,按于桡动脉近手腕处。注意两侧桡动脉脉搏的大小出现时间,生理情况下,两则差异很小。某些病理情况,可有明显的差异。当两侧脉搏大小不等时,应考虑脉搏小的一侧动脉有无先天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wulizhenduanxue/1015-11-2.html

共找到989,4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