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的起源_【中医宝典】

...存在形式。 随历史之发展,刮痧未能像针灸等疗法一样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 清代《痧胀玉衡。刮痧法》指出:“背脊颈骨下、及胸前胁肋、两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土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清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69.html

器具技法_中医针灸_【中医宝典】

...艾灸补益的基本方法及手法 艾灸器灸法 艾条隔物悬灸法 艾条灸 艾条灸疗法 艾条悬灸法 艾条熏灸器 艾条压灸法 艾炷隔物灸法 艾炷间隔灸 艾炷着肤灸法 艾炷直接灸 瘢痕灸疗法 棒针(明代) 保健灸概述 疗法疗法 砭镰(商代)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qijujifa-778-1.html

穴_人体背部穴位_【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大全

...腰,经穴名。出《素问.缪刺论》。别名鲜、髓空、腰户、腰柱、髓。属督脉。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布有尾骨神经分支和骶中动、静脉分支。主治腰脊痛,便血,泄泻,痔疮,月经不调,癫痫,下肢痿痹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89.html

眩晕的推拿疗法_百病推拿_【中医宝典】

...眩晕的推拿疗法, 采用腹部团揉,摩腹,补泻同施,大小相合,使腹壁、大网膜及肠壁等组织温热。 1.捏 在督脉经上施术,自上而下,反复三遍,采用三捏一提法,但第一遍只捏不提,捏后配合掌揉法、散法,以缓解疼痛,手法轻重以患者能耐受,感觉舒适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479.html

经标幽赋_《经指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慎之大患危疾,色脉不顺而莫;寒热风阴,饥饱醉劳而切忌。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精其心而穷其法,无灸艾而坏其皮;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而失其位。避灸处而加四肢,四十有九;禁刺处而除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ngzhinan/933-5-0.html

十二经以原为三焦以俞为原_《针灸素难要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补泻各经原穴。凡此十二原,非泻子补母之法,虚实通用。故五脏六腑有病,皆取其原。六十七难曰∶五脏募皆在阴而俞在阳,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滑氏曰∶募与五脏空穴之总名也,在腹为阴,则谓之募,在为阳,则为之,募犹募结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sunanyaozhi/780-7-16.html

_《黄帝内经·灵枢》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言其过,请言其所施。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镵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圆于病所。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于井荥分。病为大脓者,取以铍。病痹气暴发者,取以圆利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lingshu/101-3-7.html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位于背部脊柱两侧体表和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反应点(穴位)。它们都是脏腑经气输注的地方。即:心俞、心包、肺、肝、脾俞。肾俞、胆、胃、膀胱、三焦俞、大肠、小肠俞。...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75.htm

胁肋痛的拔罐疗法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腕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期门: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位。 肝: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l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72.html

刺血疗法_自然疗法_【中医宝典】

...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和调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适用于“病在血络”的各类...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a15497.html

共找到71,9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