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对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不及本病显著。 5.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有神经系统表现,有时临床表现可与本病相似。但90%肝豆状核变性病人的角膜可见有K-F环,血清铜蓝蛋白、血铜和尿铜多...
...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风湿病和恶性肿瘤等。 (2)血清铜减低:肝豆状核变性。...
...(一)治疗 口服铜盐中毒时可用硫代硫酸钠洗胃,并给予牛奶、鸡蛋清口服保护胃黏膜;可用依依地酸钙钠 (金属铬合剂)解毒;对症治疗如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肝肾功能等。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溶血,其发作通常是短暂的,并且有自限性,但个别患者溶血...
...1、震颤 见于帕金森震颤,脑炎、中毒性疾病如一氧化碳、锰、汞、铅中毒,感染性疾病如伤寒、神经梅毒,药物性如利血平、氯丙嗓氟哌啶醇,代谢中毒性疾病如肝昏迷、尿毒症,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多系统萎缩,肝豆状核变性,多发性硬化、心功能衰竭等。 2、...
...。 鉴别 出现肝性脑病临床表现,应与低钠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器质性精神病等鉴别。...
...一、原发性:家庭性或散发性。 二、其它遗传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碳酸酐酶缺乏,胱氨酸病及lowe综合征(脑-眼-肾综合征)。 三、药物及毒物:如铅、镉、汞、铜等中毒,长期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过期四环素、注射精氮酸、赖氨酸等。 四、其它疾病...
...引起肌张力增高的疾病如下: 1.锥体束病变引起肌张力增高: ①震颤麻痹; ②肝豆状核变性; ③青少年型及Westphal型Huntington舞蹈病。 2.锥体外系疾病引起肌张力增高。 3.小脑疾病引起肌张力增高。 4.脑干疾病所致肌张力...
...成SI单位因素:0.157。『临床意义』1、增高: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肝硬化,妊娠期。2、降低:低蛋白血症,肝豆状核变性。...
...成SI单位因素:0.157。『临床意义』1、增高: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肝硬化,妊娠期。2、降低:低蛋白血症,肝豆状核变性。...
...一、原发性。家庭性及散发性:并可伴发某些遗传病如骨硬化病、肝豆状核变性、碳酸酐酶缺乏。 二、药物所致:两性霉素B、锂、甲苯及氨氯吡咪。 三、钙代谢紊乱:特发性尿钙增多症、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维生素D过多等。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高...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