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七十七章评析

...本章主旨是论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出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观察,认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对立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张松如指出,“老子把他从自然界得来这种直观认识,运用到人类社会,面对当时社会...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0.html

晏婴主要著作

...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一部著作。 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人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谏上、谏下立要记叙晏婴劝谏齐君言行,问上、问下主要记叙君臣之间、卿士之间以及外交活动中的问答,杂上、杂下...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694.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六章评析

...如上一章所说,在老子研究中有一些注释家认为,这一章表达了老子一套利用人民、统治人民权术。例如,张松如先生说“这是向统治者献言,颇有点像班固所说‘君人南面之术’。”(《老子校读》第365页)不过,张先生观点并不完全等同于有些学者关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9.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一章评析

...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祸,这是人所共知。任继愈认为《道德经》“也是反对战争”。因为在这一章里,老子说“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这里显然没有主战用兵意思。但是,老子同时又说,对于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这表明老子在咒诅战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3.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八章评析

...“朴”、“婴儿”、“雌”等可以说是老子哲学思想上重要概念。在十五章里有“敦兮其若朴”;十九章“见素抱朴”;本章“复归于朴”以及三十七章和五十七章都提到“朴”这一概念。这些地方所提到“朴”字,一般可以解释为素朴、纯真、自然、本初、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0.html

老子无为思想涵义_道家_【文学360】

...1、无为而不敢为 老子无为并非是一切不为意思,更绝非是一种无政府主义,而是要“去甚、去奢、去泰”,任何一切人为自作聪明,或贪、或嗔、或痴,均需去除。所以,在想要达到“无为”过程当中,已经包含了“有为”成分了。 然而“自然”是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1.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五章评析

...老子在这一章里揭示了老百姓与统治者之间矛盾对抗。从政治上讲,人民反抗是由统治者苛政和沉重租税所引起来,这是说,剥削与高压是政治祸乱最实际原因。老百姓在这种情况面前,只有铤而走险,毫不畏惧死亡。张松如先生说:“本章文显义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8.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一章评析

...在前面某些章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老子关于“道”和“德”二者之间关系,也了解到“道”、“德”与万事万物之间关系。这一章同样论述是“道”以“无为”方式生养了万物学说,有学者认为,“老子提出‘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见解,说明万物是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3.html

气功文化先秦著作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产生万物根本,与气功内炼要求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目的相通。书中阐述了气功意念入静道理。后世气功家尤其是内丹家,十分重视该书。东汉·魏伯阳等人依据《周易》原理,结合黄帝、老子学说,以及炼丹经验,著成“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52.html

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评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道德标准。按照这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4.html

共找到850,0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