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自然神仙_道家_【文学360】

...小道。大道无为,什么都不需守,没有那些罗哩罗嗦的名堂。“道法自然”,自自然然就是道,若不如此,便不合道。普通的人,照修炼神仙家的看法,都是凡夫俗子。然而凡夫俗子只要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一切任运自然,便不离于道了。 中国道家有句名言“人身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1.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章评析

...苦闷。其实他唱出的是没落阶级的挽歌。并不是人们不了解他。而是历史抛弃了他。”(《老子新译》)张松如先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说,“历史却并没有冷落了他。单说先秦时期吧相传春秋时的叔向、墨翟,战国时的魏武侯、颜触,都曾称引过他的话;庄子则颂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老子他说》第十七章人生哲学与道的层面_道家_【文学360】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一章,老子另起炉灶,又提出一个名称叫做“太上”。“太上”等于《易经·系传》上的“形而上者之谓道”。现在我们讲中国哲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2.html

河南方舆纪要序_《读史方舆纪要》

...遗意者欤!然则河南固不可守乎?”曰“守关中,守河北,乃所以守河南也。自古及今,河南之祸,中于关中者什之七,中于河北者什之九。秦人以关中并韩、魏,汉以关中定三河,苻秦以关中亡慕容燕,宇文周以关中亡高齐。隋之亡也,群雄角逐,而唐独以先入长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5059.html

老子故事论养生经_道家_【文学360】

...话说老聃隐居宋国沛地,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岂知其名,无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问修道之方,学术之旨,处世之要,于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个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垒山上。住三年,畏垒之地民风大变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织而有衣...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0.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七章评析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结论。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这样的理想社会。这里所说的“镇”,有人解释为“镇压”,并据此认为老子在这章的说明中露出了暴力镇压人民的面目谁要敢一闹事,那就要严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9.html

老子他说》第十四章时空心物与道的体用_道家_【文学360】

...及今,无论为专制的帝王制度,或自由的民主制度,始终不外这一原理。然而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触摸之所及,心之所思,毕竟都是有限度的。即如稍迟于老子,但在儒道还不分家时期的孔门弟子,如曾子、子思,便对此早有深入的告诫。 曾子说“一心可以事百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6.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章只是同流不下流_道家_【文学360】

...因此,老子又说“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有些人学道家学坏了,故意装糊涂,却走了样,弄巧成拙,反而坏事。所以,这种外昏内明的功夫,不是随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9.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_道家_【文学360】

...,或者将它专属于某一种哲学派别。道的名称之外,尚有几个与它同义的名词,老子又提出来说“强为之名曰大”,因为它实在无量无边,太大了,所以也可叫做“大”;“大曰逝”,大也就是“逝”,“逝”是永远的向内外四面八方延伸发展,等于说宇宙是无限的扩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8.html

老子·道经·第二章解读

...有参差、矛盾、变化,彼此相反相成,正中见奇,奇中有正,奇正相生,于是产生出和谐的、新颖的艺术美。倘若寻根究源,“奇”与“正”作为对立的哲学范畴,正始见于《老子》五八章“正复为奇”。而将这对范畴移用于文学理论中,则始于刘勰《文心雕龙》。 ...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9.html

共找到430,7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