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核心_道家_【文学360】

...对立面的统一)。美国的张绪道(新道家)主张从相反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考虑正反的转化。学会放弃掉(防止盛极而衰);继续挖潜。 道家思想的相关文章 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哲学思想“无为”之道 道家哲学思想“”之道 道家哲学思想“道”之道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52.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评析

...吸取了老子的这一观点。但接下来的结论,荀子与老子不同,他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金”;提出积极进取的主张;老子则主张“无为”、“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6.html

老子·道经·第三章译文及注释

...(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46.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三章评析

...以为自然之道,贵柔弱,不贵强悍妄为;贵卑下,不贵高上贵重。自然之道是不可违背的。有人认为老子只注重自然规律,忽视人的主观因素,不讲人的主观努力的作用,是在宣扬退缩,胆小怕事的生活态度和命定论的思想。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老子所宣扬的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6.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一章老子的物是什么东西_道家_【文学360】

...辞的用法。楚国文化,遍布长江南北,自成一个系统,就历史而言,当时的楚国,乃祝融氏之后,也与神农的文化有关。孔子的文章章法,是属齐鲁文化的传承,具有北方朴实敦厚的气质。老子的文章,潇洒而有韵律,具有南方文学的风格。老子之后,代表南方楚国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1.html

第十九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箧篇“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在宥篇“绝圣弃知,天下大治”,皆作“知”。淮南道应训引老子作“智”。 绝民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有。 严可均曰“绝民”,各本作“绝仁”。 谦之案“民”字涉上下文“民”字误。 此三者,为文不足,...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5.html

第二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六十七章‘舍后且先’,皆其证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谦之案遂州碑本“人”下有“治”字,敦煌本同。成玄英疏“故云‘是以圣人治也’。”又群书治要卷三十四引“治”字。 万物作不辞, 毕沅曰河上公、王弼并作“万物作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8.html

老子·道经·第十一章评析

...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通过认识天地、刍狗、风箱、山谷、水、土、容器、锐器、车轮、房屋等具体的东西去发现抽象的道理。他的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非总在故弄玄虚。冯友兰先生曾说老子所说的‘道’,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2.html

道家思想的发展_道家_【文学360】

...,并阐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易采,事少功多。”汉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马谈也是道家思想信徒,...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29.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一章春秋时代南北文学的境界_道家_【文学360】

...加以特别注意。一般来说,北方民风,温柔敦厚,朴实无华。方方正正,顶天立地的仁道文化,往往由北向南发展。思想高明、空灵优雅的文化,则诞生于南方之地。这几乎成了一个定律。我常以此观念,研究欧洲历史,美国历史也一样。欧美方面,北部出来的人物,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2.html

共找到613,8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