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三章历史上严禁工业科技发展的死结_道家_【文学360】

...药物无关。 例如我们过去历史上所讴歌颂扬的汉代文景之治,大家都知道,是熟读《老子》的汉文帝母子,信守道家的黄老之道的时代。老子传了三件法宝“曰慈,曰俭,曰不敢天下先。”汉文帝自始至终,都—一做到了。汉文帝的俭约是出了名的,“不贵难得之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2.html

老子故事老子出关_道家_【文学360】

...知音的感觉,这就他著书了,能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8.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评析

...老子在本章里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极为著名的哲学命题,往往被学者们征引来用以说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冯友兰在分析此句时这样说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的变革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在中国...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0.html

老子·道经·第三章译文及注释

...(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同“无为”。 ⑨...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46.html

司马承祯思想

...分为“七阶次”,即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此“五渐门”、“七阶次”,他认为又可以概括“简缘”、“无欲”、“静,心”三戒。只需勤修“三戒”,就能达到“与道冥一,万虑皆遗”的仙真境界。他的思想对北宋理学的“主静去欲”理论的...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5564.html

注_《老子集注》

...相当于“道”;下德才是真正的“德”。二者的区别在于“无为”、“无以为”和“之”、“有以为”。 [103]这里是关于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一个类似“大纲”似的概括。希望大家牢牢记住这个顺序道→德→仁→义→礼。后面的三个共同属于“德”,或者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482.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六章评析

...在二章中,老子举出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范畴;十三章中举出庞辱;本章又举出动静、重轻的范畴加以论述,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反映。他揭示出事物存在是互相依存的,不是孤立的,说明他确实看到客观现象和思想现象中,矛盾...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8.html

老子·道经·第一章评析

...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6.html

老子故事函谷著书_道家_【文学360】

...关尹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行弟子之礼,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己有,必以天下人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後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8.html

老子孔子问礼_道家_【文学360】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2.html

共找到656,7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