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产生实践基础_【中医宝典】

...体现:其一,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组成部分,人是一小天地,亦天亦人,天人一体,言天即言人,言人亦言天。《周易·系辞上》说:阴阳不测之谓神,《周易·说卦》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素问·生气通天》说: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76.html

老子·道经·第十九章译文及注释

...,抛弃圣智礼法浮文,才能免于忧患。注释 1、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此处不作圣人,即最高修养境界解,而是自作聪明之意。 2、此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 3、文:条文、法则。 4、属:归属、适从。 5、见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64.html

老子他说》第二章:有无相生_道家_【文学360】

...从人类经验来讲,天地万物从有还无,是很自然事实。但是要说到万物有,是从无中出生,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事。因此,古今中外崇信唯物论者,除了绝对否定无中生有之外,便给老子加上顶虚无主义帽子。尤有甚者,把老子归到唯物思想范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4.html

老子思想:无为而无以为_道家_【文学360】

...无为而无以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于此提倡公仁公爱,而非私仁私爱。但由于老子对于现实社会关爱,所以透过另一种无为方式,来展现他有为有私,所以,老子无为即有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5.html

《厚黑大全》导读_《厚黑学》

...曾发表过短文((JL、理与力学》重新整理成书同名发表。因作者认为此文所言是厚黑学在学理上之根据,所以人们称此书为《厚黑原理》。 作者基本思想线索是在研究人性中,提出了厚颜黑心之说,由此而生心理变化,循力学公例丽变化之说。作者认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210.html

道教文化对中国社会影响_道家_【文学360】

...有人、物有物性法则,就是说:有天道,日月星辰是运动,有地理,山河江海是可循环;有人伦,就要有尊卑和长幼。老子曾讲过: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22.html

老子故事:再授孔丘_道家_【文学360】

...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1.html

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评析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一方面是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0.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评析

...老子在本章里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极为著名哲学命题,往往被学者们征引来用以说明老子辩证法思想。冯友兰在分析此句时这样说: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革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在中国...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0.html

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评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道德标准。按照这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4.html

共找到927,0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