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有80万名婴幼儿从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母亲那里感染上艾滋病,而其中20%通过母乳感染。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人类口腔中天然生长的有益菌或许能阻碍这一感染过程,并对人体几乎不产生副作用。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
...两国官方合作,现已通过泰国FDA药物审查,并获准在泰国上市。 植物化学家罗士德自1987年开始研究抗艾滋病课题,从1000余种中草药中发现100余种对艾滋病病毒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之后,他应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的邀请,到美国研究活性中药成分,...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加拿大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确认了一种与年轻人对香烟中尼古丁上瘾有关的基因。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将对戒烟研究有所帮助。 据英国《烟草管理》杂志报道,这种基因名为CYP2A6,它的两个变种会降低清除肝脏中尼古丁的酶的含量...
...据德国《世界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在对老鼠进行实验时发现,体内时钟在调节哺乳动物的脂肪代谢和糖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证明,构成体内时钟的两种蛋白质影响血糖曲线。这一发现预示,进餐的时间显然对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影响。科学家们在...
...1994年开始该药的研究,随后发现其同时具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作用。他说:“‘二咖啡酰奎尼酸’临床前试验效果好,毒副作用低,如果临床研究成功,这将是中国医药界的一颗重磅炸弹。” 抗艾滋病病毒体内外试验表明,该药具有显着抑制HIV整合...
...肺结核。在最新研究中,他们用来自小鼠的对该菌有抗性的一段替换掉这段。他们发现小鼠抵御感染的能力随着DNA片断的转移而转移。该小组发现Ipr1基因,它位于转移的带有抗性的DNA片断上,可以限制结核的复制。该基因也可以改变免疫系统细胞因感染而死亡的...
...(路透社医学新闻)美研究人员发现,在1994年到1999年间,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肺炎球菌增加了三倍。即将发表在11月出版的感染性疾病杂志(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产生耐药的...
...全身性发痘。? 多年来的体外研究表明,痘苗病毒基因组中约1/3的基因,并非自身复制所必需,但体 内感染证明,某些非必需区是体内增殖必需的。对于痘苗病毒致病基因的研究表明,痘苗 病毒具有巧妙的生活方式,它有逃避机体免疫攻击的机制。痘苗病毒合成的...
...还发现,用病毒基因HBx和肿瘤基因Ras共转染STO细胞能刺激细胞凋亡,而两者分别转染细胞时却无此功能。HBx或Ras能诱导裸鼠的肿瘤生长,但是HBx与Ras协同作用后却抑制肿瘤生长。通过进一步研究,他们提出了HBx作用的分子机制,即HBx...
...据加纳《每日写真报》报道,一组加纳医生、民族植物学者及其在美国的合作伙伴可能将获得国际声誉,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些能够治疗艾滋病和乙肝的草药。这些草药分别被称为MAB FORMULAⅠ和MAB FORMULAⅡ,它们分别具有杀死病毒及增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