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疮疡深论_《外科启玄》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疮论纷纷.当识深.辨之得法.规矩准绳.如匠之工巧.岂能弃之尔.盖疮疽之举有三.高而软者发于血脉.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皮肉色不相辨者发于骨髓.又法候之以手按摇肿根牢而坚大者深也.根小而浮者也.七恶少见者疽之深也.五善迭见者痈之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qixuan/730-8-20.html

《医学溯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史文献著作。二卷。清·程杏轩辑。刊于1826年。本书系《医述》第一、二卷。程氏选择性辑取《内经》及历代医学文献、史书等材料,从探究源流的角度对医史人物、古典医籍、阴阳生克、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等方面作了整理。内容简明,条理清晰,注明出处,...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00.htm

《杂证汇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八卷。清·程杏轩辑。刊于1826年。本书系《医述》第五-十二卷。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疾病证治。每一病种。选列《内经》、《脉经》及后世有关医论,记述病名、病因、病状、治法及方药。间附医案以为佐证。眉目清晰资料丰富。辨证详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46.htm

《杂证汇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八卷。清·程杏轩辑。刊于1826年。本书系《医述》第五-十二卷。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疾病证治。每一病种。选列《内经》、《脉经》及后世有关医论,记述病名、病因、病状、治法及方药。间附医案以为佐证。眉目清晰资料丰富。辨证详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37.htm

《医学溯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史文献著作。二卷。清·程杏轩辑。刊于1826年。本书系《医述》第一、二卷。程氏选择性辑取《内经》及历代医学文献、史书等材料,从探究源流的角度对医史人物、古典医籍、阴阳生克、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等方面作了整理。内容简明,条理清晰,注明出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39.htm

吐法_《医方考》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烧盐(二两),温水(二升)服之吐。经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不升则不降,而道器灭矣。是以观于注水之瓶,上窍通,则下窍自利。此用吐之意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44/500.htm

第一百六十六回 给赏标稽查奸细 获队细审敌情_《续济公传》

...话说张钦差见济公说帖上有“访敌情,后路”这一句话,便将郑伯龙传上帐来,问了后路的大略,心生一计,便低低向杨魁道:“欲后路,我预备如此如此。”杨魁道:“大帅的妙计真是神鬼莫测,今夜就依计而行是了。”当下着郑伯龙仍然退出。到得一晚,当将前...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4112.html

于尔辛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肿瘤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的恶性疾病之一,于尔辛教授在其四十余年的肿瘤临床实践和探索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思想,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主要学术观点大部分都体现在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方面。 一、辨证论治,随机适宜 于氏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uerxin/470-2-1.html

颈部结构_《人体解剖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1.皮肤颈部的皮肤较薄,活动性较大,横纹明显,手术时,宜作横切口,以利愈合。2.筋膜颈部的筋膜一般较薄,含有少量脂肪,在颈前部和颈外侧部筋膜内含有颈阔肌。筋膜内还有静脉、淋巴结和皮神经,均位于颈阔肌的深面。(一)颈阔肌...

http://qihuangzhishu.com/970/307.htm

治法_《石室秘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论细小疾病天师曰∶者,因病未深而治之,不必深治之者也。如人患细小疾病。何必张皇而用人参,惊惧而加桂、附。饮食不调,用六君子可也∶头痛,用小柴胡汤可也∶咳嗽,用逍遥散可也;水泻,用五苓散可也∶腹痛,用小建中汤可也;两肋饱闷,亦用逍遥散可...

http://qihuangzhishu.com/638/65.htm

共找到34,8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