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病_【中医宝典】

...,证明,证据。 ”如同法官断案索取的“证据”,中医简称“”,是医生诊断的“证明”资料。“症状”是证明资料之一,简称“症”,比如,发热、恶寒、呕吐等等。“症”可以是“”,但是“”不完全是“症”,比如,脉象、舌象等是“”,不说是“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979.html

_颤症状、治疗和预防_查疾病_【疾病大全】

...振掉,颤振,震颤 又称振掉、颤振、震颤,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重者头部震摇大动,甚至有痉挛扭转样动作,两手及上下肢颤动不止,或兼有项强,四肢拘急。西医的某些椎体外系疾病所致的不随意...

http://jb39.com/jibing/ChanZheng252095.htm

经断前后诸_【中医宝典】

...经断前后诸 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热面赤,进而汗出,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腰背酸痛,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称“经断前后诸”,又称“经绝前后诸”。这些候常参差出现,发作次数和时间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17.html

芍药甘草附子汤_《临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不温,胃纳呆钝,口渴欲饮,二便如常。舌淡红润,脉沉细略数。综观此病,既非太阳中风。亦非太阳少阴两感,有似太阳病汗漏不止之桂枝加附子汤。其实亦非。乃汗多伤阴,阴损及阳之芍药甘草附子汤也。拟:白芍10g 附子10g 炙草10g一剂症减,...

http://qihuangzhishu.com/115/27.htm

《伤寒百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许叔微述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卷一 第一 伤寒脉总论歌 第二 伤寒病证总类歌 第三证 表证歌 第四 第五证 表里寒热歌 第六 表里虚实歌 第七 急救表里歌 第八 无表里 第九 表里水歌...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baizhengge/index.html

心脏病护理_【中医宝典】

... 2、 辩证论治 (1) 心血不足 候:心悸失眠,头晕健忘,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红,脉象细数。 治法: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主方:归脾汤。 (2) 阴虚火旺 候:心悸心烦,头晕目弦,少寐多梦,舌燥咽干,手足心热,耳鸣腰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14.html

论_《时病论》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人皆谓夹与兼难治,丰独曰无难也。曷为夹?譬如受风便是伤风,宜桂枝汤之属;受寒便是伤寒,宜麻黄汤之属;倘风寒两伤者,即为夹也。盖风宜散,寒宜温,温散之方,宜桂麻各半汤之属。倘或暑邪夹湿,湿宜利,暑宜清,清利之方,宜天水散之属。倘或...

http://qihuangzhishu.com/710/124.htm

六经余_《脉因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心惊悸是杂。吐泻同霍乱。治咽喉热,甘草、桔梗。寒热合二方。下利色青,下;色不青,温。渴逆,乃阴消阳逆,或兼以舌挛,语言不正,昏冒咽痛,大承气。厥阴,羌活汤。厥利伤寒,不问何经,辨两感、伤寒之例。羌活 防风 川芎 甘草(炙) 芩(各一钱)...

http://qihuangzhishu.com/744/10.htm

少阴寒化_【中医宝典】

...温煦功能减弱,不能温养四肢肌肤,则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脾肾阳虚,不能蒸腾水谷,肠道传化失司,则下利清谷;不能固摄水液,则小便清长;阳气虚无力抗邪,故无热恶寒;阴阳两虚,则脉微细无力;舌淡,苔白为虚寒之象。 相似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太阴病证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59.html

试释但见一便是,不必悉具——兼谈柴胡与少阳病的区别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少阳病是一个病,多为外邪侵犯少阳,邪在半表半里,枢机不利;柴胡是专指小柴胡汤,多是由太阳病或其他病变演变发展而来。 ●“伤寒中风,有柴胡,但见一便是,不必悉具。”这段话主要是针对少阳病与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067.html

共找到763,6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