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红楼夜堪惆怅鉴赏_【古诗文大全】

...夜,爱人和泪送行的动人情景。 “红楼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这两句写分别时的情景。回忆在朱门红楼那天告别之夜,灯光映照着半卷的挂有流苏的帐子的情景,真叫人难过极了。“流苏”,是五彩毛羽或丝绸作成的须带或垂饰,称流苏。“半卷流苏帐”,...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641.html

当时轻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全诗赏析

...出自:北宋诗人晏殊的《踏莎行》 原文如下: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赏析 此词写别情,深婉含蓄。以结句为最妙,蕴藉而韵高,...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943.html

石用之取穴法_《炙膏肓腧穴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栲栳上,僧以指节极力按寻其穴,令病者觉中指麻乃是穴。若指不麻,或虽麻而非中指者,皆非也。已而求得之,遂一灸而愈。壬戌四月,增记于此。石藏取穴法图(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gaohuangshuxuefa/910-13-0.html

南陵儿童入京鉴赏_【古诗文大全】

...远道”。这里诗人了跌宕的表现手法,“苦不早”反衬诗人的欢乐心情,同时,在喜悦之时,又有“苦不早”之感,正是诗人曲折复杂的心情的真实反映。正因为恨不在更早的时候见到皇帝,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跨马扬鞭巴不得一下跑完遥远的路程。“苦不早”...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6485.html

应天长·来半岁音书绝鉴赏_【古诗文大全】

...“来”一句写别离时间半年而书信全无,故尤思念。“一寸”句写思念而痛苦的情状,“一寸”何其小,“千万”何其多,“思念”这一无形的、抽象的东西,通过千万结的寸寸离肠,表现得具体可感了。“难相见,易相别”一句,很容易使人想起李商隐的“相见时难...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4668.html

论疮疡轻症重剂_《外科枢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大抵用药之法,如执权衡,当察病势轻重,邪蓄表里,疮毒肿溃,元气虚实。若不详究其因,率尔投治,实实虚虚,七恶之祸不能免矣,治者审之。【治验】吴庠盛原博掌后患疔,红丝至腕,恶寒发热,势属表症,与夺命丹一服,红丝顿消;又和解之剂,大势已退。彼...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shuyao/773-5-15.html

忆秦娥·与君评解_【古诗文大全】

...这是一首怅词。诗人写的不是离别时的凄恻,也不是君的思念,而是刚刚作别、乍然离去时的旅途情怀。诗人并不正面写这种渐行渐远渐浓的离愁,也不突出他对那位“盈盈微步”的佳人的眷恋,而是把一夜间怒放的梅花推在前景地位进行反复咏叹,这样诗人行旅...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1903.html

五涛津液第三十六_《灵枢》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人于口,输于肠胃,其液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岐伯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97.html

《三十六计》全文_兵家_【文学360】

...处于败军态势之计谋。潜龙勿用。 走为上、连环计、苦肉计、反间计、空城计、美人计。 《三十六计》作者:杨南柯,秦朝咸阳人。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690.html

共找到265,4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