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_《药鉴》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明药脉之理,识望闻问切之情。药推寒热温凉平和之气,辛甘淡苦酸咸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补泻之能。脉究浮沉迟数滑涩之形,表里寒热虚实之应。药用君臣佐使,脉分老幼肥瘦。老人脉濡,小儿脉数。瘦者脉大,肥者脉细。有内伤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之...

http://qihuangzhishu.com/823/32.htm

经络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是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联系功能、气血运行及信息传导的异常。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当人体感受外邪或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气血失调时,经络及其所络属的脏腑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因此,学习...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8-5.html

痘疹_《目经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痘疹元无种,平生只一遭,火威酷若吏,风利快如刀,作害侵空窍,攻坚入不毛,收成犹故我,造化小儿曹。此章指痘疹致目而言。夫痘疹本难疮。曰天花,曰大小果子,讳辞也。为毒最重,中其毒,等常亦最烈。盖禀受以来,蕴积诸邪,深入脏腑,迨痘疹天行,感...

http://zhongyibaodian.com/mujingdacheng/642-13-9.html

干葛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正以其升胃家下陷之气,上输肺金,以生水也。且清气在下则生飧,用以升提阳明清气乃止耳。生根汁大寒,疗消渴伤寒壮热。花消酒毒。主治(痘疹合参) 发散风寒,善解肌表之热,止胃虚之渴,初热时用以解肌托痘,但与升麻二味有汗不宜服,发惊不宜服,唇白...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gange.html

导气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素问气宜保命集》导气汤 《兰室秘藏》导气汤 《奇效良方》导气汤 《医方集解》导气汤 《保命集》导气汤 痘疹金镜录》导气汤 《幼科金针》导气汤 《仁术便览》导气汤 《仁术便览》导气汤 《医方论》导气汤 《冯氏锦囊录》导气汤 ...

http://zhongyaofangji.com/d/daoqitang.html

太阴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273条是太阴的提纲条文,也是太阴条文,讨论太阴的,就要以这个条文为依据。为方便起见,我们还是将它改为格式,即:诸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皆属于太阴。...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94.htm

大小便_《育婴家》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须宜下,亦有诸般不可攻,食少气虚脉渐弱,不如胆导有奇功。夫饮食之物,有入必有出也。苟大便不通,宜急下之,使旧谷去而新谷得入也。然有实者,有虚秘者,临之时,最宜详审。如形实,气实,脉实,又能食者,的有可下之症,则下之。如河间凉膈散、承气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yuyingjiami/107-6-8.html

外科疾病的因病_【中医宝典】

...外科疾病的因病 外科疾多生于体表,易诊断,但每一种外科疾病都有不同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中医临床主张“审症求因,辨证论治”,不同的因病,证候与治疗也就不同。因此,掌握因病,对于诊疗外科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致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236.html

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妇科疾病的病理转,可以概括三个大方面: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妇科病与内科、外科等其他各科的不同点,就在于妇科病必须是损伤冲任(督带)的。在生理上胞宫是通过冲任(督带)和整个经脉...

http://qihuangzhishu.com/81/25.htm

痘疹全集凡例_《冯氏锦囊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一痘疹方论最难,其中杂症更属天渊,如吐泻之见于初起,见于灌脓,利害迥别,故(张)逐一分开,不敢混列。一痘疹集法,其第一卷系痘门概论,乃论其痘源,释及虚实、顺逆、荣卫部位主要及异痘诸名。第二十二卷、第二十三卷,系总论痘要,乃讲论痘中诸要及痘...

http://qihuangzhishu.com/342/7.htm

共找到783,7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