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穴名。《太平圣惠方》:“黄帝疗小儿疳痢,脱肛体瘦,渴饮,形容瘦瘁,诸般医治不差者,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间,三壮,炷如小麦大。”《经穴治疗学》列作经外穴,名小儿疳瘦;《腧穴学概论》名小儿疳痢。《经穴汇解》名尾翠。在尾骨尖端直上3寸。主治...
...多用之。葛氏载徐平疗下血二十年者,取地榆、鼠尾草各三两、水二升,煮半,顿服。不断水渍屋尘,饮一小杯投之,不过重作乃愈。小儿疳痢,亦单煮汁如饴糖,与服便已。又毒蛇螫人,捣新根,取汁饮,兼以渍疮良。崔元亮《海上方》,赤白下骨立者,地榆一斤,水...
...释名 靛花、青蛤粉。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肺热咯血。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晟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十个饼子,称为“青饼子”。每服一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送下。一天吃三次。 小儿疳痢。随...
...疳痢。随小儿年龄大小,取适量青黛以水研匀服下,有效。《宫气方》说:“孩儿杂病变成疳,不问强羸女与男。烦热毛鼻口燥,皮肤枯槁四肢瘫,腹中时时更下痢,青黄赤白一般般。眼涩面黄鼻孔赤,谷道开张不可看,此方便是“青黛散”,孩儿面病服这安。”3、烂眼。...
...蓝淀 【释名】靛 【气味】辛、苦、寒、无毒。 【主治】: 肺热咯血: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蛎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址个饼子,称为“青饼子”。每服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磅下。一天吃三次。 小儿疳痢...
...释名 靛花、青蛤粉。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肺热咯血。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晟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十个饼子,称为“青饼子”。每服一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送下。一天吃三次。 小儿疳痢。随...
...下方多用之。葛氏载徐平疗下血二十年者,取地榆、鼠尾草各三两、水二升,煮半,顿服。不断水渍屋尘,饮一小杯投之,不过重作乃愈。小儿疳痢,亦单煮汁如饴糖,与服便已。又毒蛇螫人,捣新根,取汁饮,兼以渍疮良。崔元亮《海上方》,赤白下骨立者,地榆一斤,水...
...目录 《千金》苦参甘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千金》:苦参甘草汤【处方】苦参3两,甘草3两,熏黄3两,豉1升半,葱白5茎,蜀椒30粒。【功能主治】疳痢不止。【用法用量】以苦参等3物各捣下筛,以水5升煮葱白、豉、椒,取3升,以3指撮...
...「释名」玉豉、酸赭。「气味」(根)苦、微寒、无毒。「主治」1、吐血。用地榆三两,加米醋一升,煮沸十多次,去渣汁,饭前热服一合。2、妇女漏下,赤白不止,人极黄瘦。治方如上。3、血痢不止。用地榆晒干,研细。每服二钱,掺在羊血上炙熟食下。又方:...
...麝香(一分)上五味治,下筛,敷疮上即瘥。三七日忌如前,痢者吹下部。治疳痢不止方∶苦参 甘草 熏黄(各二两) 豉(一升半) 葱白(五茎) 蜀椒(三十粒)上六味,以苦参等三物各捣下筛,以水五升煮葱白、椒、豉取三升,以三指撮苦参末等各一撮纳汁中,...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