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葛根汤是治太阳兼阳明之有汗者。至太阳兼阳明之无汗者,《伤寒论》又另有治法。其方即葛根汤。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
...理中汤加味善其后。处方党参10克 白术6克 干姜3克 炙甘草3克 黄芪6克 法夏6克 砂仁5克 云苓6克 六剂服六剂后停药,身体恢复正常。1979年7月26日追访,患儿已成年,体质健壮,哮喘未复发。【按语】此例太阳表虚,桂枝汤证具。复因风痰...
...《伤寒论》大陷胸汤后,又有小陷胸汤以治结胸之轻者,盖其证既轻,治之之方亦宜轻矣。 《伤寒论》原文︰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按心下之处,注疏家有谓在膈上者,有谓在膈下者,以理推之实以膈上为对。盖膈上为太阳部位,...
...麻黄并用,寒气散而不伤元阳,救其里而及其表;且以甘草缓之,微发其汗也。此与单纯治疗少阴虚寒里证,或病仅属太阳表实,脉阴阳俱紧而发汗者,径庭也。【二诊】上方服四剂,恶寒、咳嗽、头痛等减轻。太阳表寒初解,腹胀、便难等稍有好转。但阴寒凝聚于里,非...
...西医查无明显指征,仅血压稍偏高。经常服用镇痛、安眠剂,无明显效果。1978年9月来诊,按太阳证柔痉论治,半月痊愈。【诊治】头痛、项背强痛。常自汗出,头项部特别恶风。躺下则头晕,夜卧不宁。一年来逐渐加重,驾驶汽车日感困难。舌质淡红,苔白滑润,...
...胸部如塞,呼吸不利,口渴不欲多饮,大便已三日未行。舌质红,苔白黄腻。此为太阳阳明证结胸,法宜泄热逐水,破结通腑,以大陷胸汤主之。处方大黄3克 芒硝3克 甘遂3克(冲服)一剂,日分三服,得快利,止后服。【二诊】服二次,得微利;三次后,得快利。...
...阴,外连太阳。治以表里双解,佐以温经摄血,三诊而衄止。或问:仲景有“衄家不可汗”之戒,此例何以用麻黄?因患者兼有太阳伤寒之表,具麻黄证。方巾重用附子,温少阴之经,解表而不伤阳气;麻黄不配桂枝,并重用炙甘草以制之,则不发汗而祛邪。临床所见,衄...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4;(11):2摘要:《外科正宗》是明代外科医家陈实功所著,它是一部代表我国明代以前外科学成就的重要文献。陈氏在治疗外症中,既十分重视内治,更在外治法上精心钻研,丰富和独创了许多宝贵的外治法。本方将它汇集综合成...
...筋脉耳中,(肾气通耳,耳中病,责在肾。)手太阳小肠、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脉俱入耳中。耳前,足阳明胃脉上耳前,筋结耳前。足少阳胆脉、手少阳三焦脉俱走耳前。三焦脉从耳前属目。耳后,手太阳小肠筋、足太阳膀胱筋俱走耳后完骨。足阳明胃脉之支、足少阳...
...按太阳一经,以寒为本(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故也)。少阴为中气(肾与膀胱为表里),太阳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太阳一经为病,有经病(本经自病),有伤风症(经症中之兼证),有伤寒症(经症中之兼症),有两感症(经症中之兼症),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