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针法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关于针法的论述涉及到针刺的器具、持针的法则、刺的种类、补泻手法的区分、针刺剂量的掌握、针刺的宜忌、针灸医师的应备条件以及某些疾病的针刺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刺和补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0.html

针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又称下针法。常用的毫针进针,有指压、捻转、夹持、捏起、撑开、爪切等方法。一般要求穿透皮肤时要快,以减轻疼痛感。透皮之后,则须根据刺要求仔细探取针感。《子午流注针经》:“针入贯速,即入徐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736.htm

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_《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呼吸至。三月而尺数也。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脉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妇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左疾为男,右疾为女,俱疾为生二子。又:得太阴脉为男,得太阳脉为女。太阴脉沉,太阳脉浮。又: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ing/111-11-1.html

陈跋_《理元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上《理元鉴》两卷钞本,无锡顾信成所藏。信成研究医理,亟称此书,以为治虚劳,功不师及各处坊间,丛残故楮中,殊不可得。《四库提要》及张氏《书目答问》、朱氏《汇刻书目》,均未及收。乃亟付剞劂,传诸久远,以为治专书,未必无补。传写既久,讹廖滋...

http://zhongyibaodian.com/lixuyuanjian5566/264-9-0.html

死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玉机真藏论》 附∶虚损治法)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岐伯曰∶实死,死。(实者,五脏之实也。者,五脏之也。具者皆死。然气虚至尽,尽而死者,理当然也。若实者,何以亦死?盖邪之所凑,其气必,不脱不...

http://qihuangzhishu.com/481/183.htm

针法结合腧穴特性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针法补泻除涉及人体功能状态、针灸作用方式外,腧穴选用也是一个因素,《难经》中主要介绍了以腧穴为基础,依据五行生克的关系,通过配穴的形成而创立的“补母泻子法”和“泻南补北。”补母泻子法《六十四难》根据《灵枢·本输》及阴阳刚柔相济的原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6.htm

针法_《厘正按摩要术》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针法失传久矣。《灵枢》、《甲乙经》俱在,习之匪易,用之为难。若周于蕃所施针法,则显而易者耳。其书内所载第一用针要诀,无论急慢惊风,于小儿不饥不饱之时,应用花针,将虎口、风、气、命三关,并手少商、足少商等处,本惊搐之要穴,男左女右,略刺皮破...

http://qihuangzhishu.com/770/36.htm

刺血和火针法禁忌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为宜,我们认为应该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因针具而异。 ()、刺血一般是指刺破静脉出血,切忌刺中动脉,故在有动脉分布部位刺络时,极宜谨慎。临床上已发生因三棱针刺血不当,刺破较大的血管造成出血不止。 二、火针法,古称焠刺、燔刺,是用特制针具烧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60.html

耳针、头针及眼针法禁忌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区时,对身体各部位的疾病有治疗作用,尤其是脑源性病症的疗效更为特殊。目前,用头针治疗的临床病症已达到80余种,和耳针疗法一样也属于较为成熟的一种微针。一般而言,头针法较为安全,但临床上亦宜重视以下注意事项。 (一)、由于头部发际区神经血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66.html

男女阴阳补泻二百八十一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世人夫妇能阴阳,针法诀定阴阳行,后学之人莫相疑,神应飞腾取病疾,若君不言真妙诀,夫妇人相反此用,诸公会此能神医。...

http://qihuangzhishu.com/791/305.htm

共找到230,4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