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四章评析

...不会枯竭。它是万事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力量。在这里,老子自问:“道”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没有作出正面回答,而是它存在于天帝现相之前。既然在天帝产生以前,那么天帝也就无疑是“道”产生出来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2.html

史记·七十列传·老子韩非列传译文

...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叫自杀。韩非想要当面向秦王陈述是非,又不能见到。后来秦王后悔了,派人去赦免,可惜韩非已经死了。 申子、韩子都著书立说,留传后世,学者大多有他们的书,我唯独悲叹韩非撰写了而本人却逃脱不了游说君主的灾祸。 ...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43.html

老子第三章: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_道家_【文学360】

...至于老子这章后半段所引起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无为之治的政治思想,在以往的历史上,常被误解,乃至被有些领导一个时代的帝王位,有意或无意地歪曲它的作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7.html

老子的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在千金翼方中,把这种咽津养生之法总结为“服玉泉法“,认为叩齿服玉泉的作用在于坚齿发,利于益寿延年。顺应自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息息相通,顺应自然之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何病能生?又何患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03.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章评析

...苦闷。其实唱出的是没落阶级的挽歌。并不是人们不了解。而是历史抛弃了。”(老子新译)张松如先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历史却并没有冷落了。单说先秦时期吧:相传春秋时的叔向、墨翟,战国时的魏武侯、颜触,都曾称引过的话;庄子则颂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老子的口语用法_道家_【文学360】

...水浒传第二六回:“老子不曾有些礼数都头家,却如何请老子吃酒?” 2、对老年人的泛称。 【出处】: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宁益贵重,增兵二千人”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宁﹞因夜见权,权喜曰:‘足以惊骇老子(指曹操)否?’”唐白居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5.html

老子无为思想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无为思想 一、老子无为哲学之时代背景 老子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但是老子生平行踪幽隐,而且的姓名与生卒时间都各有见解,没有定论。不过,我们最主要的是根据所流传下来的言论来了解的思想精髓。 老子姓李,名耳,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0.html

老子第九章:进退存亡之际_道家_【文学360】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的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的七字真言:“功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7.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章评析

...老子道德经里,多次涉及“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的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事物运动变化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2.html

老子第二十六章:两臂重于天下_道家_【文学360】

...大利,立大业于天下,才不负天赋所生生命的价值。可是,很可惜的,便是当时的君主们,以及后来的君相们,大多都只图眼前的私利而困于个人权势的欲望中,以身轻天下的安危而不能自拔,因此而引出老子有奈何!奈何!奈若何的一叹! 我们引用了庄子·外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4.html

共找到895,2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