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_【中医宝典】

...方剂学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 许有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 方剂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辨证立法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方以药成方从法出法随,说明了方剂来源及二者之间关系是互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661.html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法多_【中医宝典】

...多种、研究渐深,如辨证论治、辨病立方及平衡状态辨治思路。这些丰富治疗方法,预示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前景十分广阔。 一、 经典益肾法奠定了中医药治法基础 在1964年修订全国高等院校中医教材始有经断前后诸病名,治以滋阴潜阳,提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21.html

银屑病研究课题启动_【中医宝典】

...12月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皮肤科重大课题银屑病候要素组成规律与中医方药治疗规范化系统研究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启动。 据了解,该课题将系统整理北京地区著名皮外科专家治疗银屑病辨证用药规律,建立专家治疗银屑病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757.html

重视继承 中西合璧——中药饮片炮制机理研究思路及方法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研究工作中的体会,浅淡一些学术观点,供同行参考。 一、中药炮制机理研究概念及其重点研究范围 中药炮制机理研究目的是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探讨并进一步阐明中药饮片炮制内涵变化实质,揭示其科学基础,即科学实验回答为什么要这样炮制这个问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520.html

不可忽视饮药之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良方·自序》云:治病有五难,辨证、治疾、饮药、处方、别药。然医者每于临,又最宜忽视饮药之法,而致药之功效难收。 饮药主要包括药物煎煮和服用方法及煎药所用水质优劣等。疾病能否治愈,决定于医者和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159.html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思路与方法_【中医宝典】

...复方全方筛选、优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结果;直接试验设计运用蒙托卡洛方法,在规定实验域内随机模拟取点,结合药效实验,经分析、整和、比较、评价等操作,最终确定最优复方。 确定复方有效部位,探讨有效部位主次(即有效部位君、臣、佐、使),建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981.html

沈自尹_学术观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宏观辨证基础上微观指标认识与辨别,综合多方面微观辨证信息,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如对于哮喘防治研究中,沈老师发现有些哮喘患者无肾虚临床表现,但其肾上腺皮质有类似肾阳虚隐潜性变化,故其本质仍属肾阳虚范畴,采用温补肾阳方法后,有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enziyin/532-2-1.html

中医研究应该调整思路_【中医宝典】

...预后不同。但它更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如何把这个论断提升到现代水平,这应该是以后发展解决问题。可是非常遗憾,以后中医或者中医现代化研究并没有循着这条思路走下去。现代医学则直到1956年才由Vague提出了肥胖病脂肪分布与疾病预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17.html

研究中西医互补性3_【中医宝典】

...对应实体以及调控中心。 80年代中期起从方剂辨证思路着手,中医传统一向着重于从效关系来判别辨证正确与否,张仲景有是是方显示存在可由药物验证而确认。脏腑辨证必须从人体表现的证候外象入手,因此研究对象都是人,人体研究在取材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888.html

略论中医文献研究不足与对策_【中医宝典】

...建立新的文献学科理论,新的技术方法研究、整理和利用现代中医文献。 目前,大多数中医文献研究人员观念仍局限在仅对中医古籍进行整理这一范围内,他们进行中医文献整理,不外乎是对中医古籍点校、注释、训诂、今译等传统方法。这种观念与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9.html

共找到1,086,3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