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葛根汤其三_《临实验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重要方略也。而一味消炎,无异于关门打狗,况且困兽犹斗,正气焉能不伤?痢之出路,不能囿于肠道一途,解表发汗亦系一径。曾有某患者献疑云:痢疾细菌在肠道,泻药排出体外,其理易明,然发汗治疗、能驱走乎?抑或杀死乎?余曰:君不闻涸泽而渔、...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zhengshiyanlu/115-22-5.html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其二_《经方实验录》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生甘草(二钱) 浮萍(三钱)【按】本案脉案中所谓营卫,盖本《内经》营气夜行于阳,昼行于阴,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之说。余则谓本案乃麻黄汤化热而为麻杏石甘汤证耳。观其恶寒发热无汗身疼,非麻黄汤而何?观其咳而咽痛,非由寒邪化热,热邪灼津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032/26.htm

气疝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指因气郁而发疝者。其约有三,一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该书所论五疝、七疝内均包含有气疝。其因皆由脏腑虚弱,饮食不节,气血不和,寒温不调之所生也。腹中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宜理气为主,内服用荔香散。二指因气郁而发作之阴囊...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835.htm

【中医学堂】杏林耆宿略谈中医药现代化_【中医宝典】

...补脾论治眼疾、甘温除热法及外散郁火法主治阴火之虚证实证。曾发表论文120余篇,代表作有《伤寒知要》、《寒温统一论》、《热病学》、《万友生医案选》等。应用寒温统一热病理论治疗急症的临床研究通过国家鉴定,并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 一、先谈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59.html

循证论治与中医辩证论治_【中医宝典】

...循征医学之是证据的意思,而循证就是要遵循最佳的证据,即设计良好的RCT的Meta分析及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的研究结论。而中医学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侧面的本质的反映。两个完全是两码事,岂可混为一谈。 有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17.html

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_《脾胃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十四难》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又云∶夫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仓廪之本,营之所居,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若饮食,热无灼灼,寒无怆怆,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生之病,或溏泄...

http://zhongyibaodian.com/piweilun/811-6-56.html

陈大年_经验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有年老奇经失调所致。陈氏常以黑蒲黄散(炒黑蒲黄、炒黑棕皮、川芎、丹皮、香附、白芍、阿胶、当归、地榆炭、熟地、荆芥、血余炭等)为主方,根据寒、热、虚、实随症加减。热者以养营清热固经,加丹皮、知母、黄芩、黄柏、连翘等味;气虚者以健脾益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danian/563-2-2.html

详论咽喉治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半。再诊其脉虽仍有力,实有浮而还表之象,遂西药阿斯匹林一瓦,因病机之外越而助其出汗。果服后周身得汗,霍然全愈。 温疹之。西人名为猩红热,有毒菌传染,原不易,而兼咽喉证者之尤难。仲景所谓阳毒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52.html

侯研究中的难点问题_【中医宝典】

...辨证。 难点一:辨证规范化定义规范化 中医之,本为,是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各种教材和相关书籍论述中比较重视病、症、三者的区别。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往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3.html

当归主治咳逆上气临床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品诸药主通调气血,却邪治病。当归之辛主利气,又能活血,气畅血和,肺气宣肃,咳逆自止。 甘滋辛润。肺为娇脏,喜滋润,恶燥涩。肺燥失润,宣肃失常,是以作咳。《景岳全书》外感咳嗽六安煎加生姜,若肺脘燥涩痰气不利,或年老气衰,咳嗽费力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95.html

共找到513,1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