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经络著作。见《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作《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一卷,已佚。...
...针灸经络著作。见《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作《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一卷,已佚。...
...相似故误耳。然矾石性寒无毒, 石性热有毒,不可不审。《甄权》除膈间积气、冷湿风痹,瘙痒积十年者。仲景云∶生用破人心肝。严冬以此置水中则水不冰,其热毒之性不减砒石。今药肆中往往以充砒石,而 石仅可破积攻痹,不能开痰散结,是以胜金丹、截疟丹服之不...
...背人形第一图(图)小儿脱肛泻血,每厕脏腑撮痛不可忍者,灸百会一穴三壮,在头中心陷者是也。炷如小麦大。小儿新生二七日内,着噤不吮奶多啼者,是客风中于脐,循流至心脾二经,遂使舌强唇痉,嗍奶不得,斯病所施方药,不有十全尔,大抵以去客风无过。灸...
...黄子,安徽歙县人。为明代著名医家,擅长针灸。 【著作与成就】 吴崑除著有《针方六集》外,还著有《医方考》、《脉语》、《素问吴注》、《药纂》、《十三科证治》、《参黄论》、《砭炳考》)等医籍。 吴崑比较擅长针灸,在针灸方面著有《针方六集》,是其...
...经。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巨刺与缪刺各异,微针与妙刺相通。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视沉浮而辨脏腑之寒温。且夫先令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
...至某穴应如何下针,某病应如何寒温补泻,更不得其要领,何也?考《内经》、《难经》而外,专论经络穴道及主治病症者,据《隋书经籍志》尚有《明堂孔穴》五卷、《明堂孔穴图》三卷。《唐志》有《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一卷、《黄帝...
...灸而不针,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于是,参照《甲乙经》、《千金方》、《外台秘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堂经》等,编写成《针灸资生经》,书中还补出很多有效腧穴。 针灸取穴的“同身寸”法,自古说法各异,王氏始作定论...
...第三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千金》对乳引绳度之。甄权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当中指末是,正坐取之。《甲乙》针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甄权灸百壮。《明下》灸三壮。《素问》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主瘿气,黄疸,劳瘵,口舌干,劳热上气,腰脊...
...水沟资生经云。李袭兴称武德中出镇潞州。甄权以新撰明堂示予。时有刺史成君绰。忽颈肿如数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三日矣。余屈权救之。针其右手次指之端。如食顷。气息即通。明日饮啖如故。按铜人云。少商穴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成君绰。腮颔肿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