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五章:好不容易自然_道家_【文学360】

...不能颟顸笼统,值得仔细研究、体会。 长期以来,有不少佛家的著作,批评道家是“自然外道”。因为他们看到老子讲“道法自然”,便自然而然地将二者联想在一起。其实,印度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佛教对立的几十种哲学思想,尤其当时同释迦牟尼佛影响一样大的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9.html

老子第三章:寇准的胆识_道家_【文学360】

...魏廷建议诸葛亮出兵子午谷,还要冒险十倍,但是居然做了。 在这一件史实上,宋真宗肯听寇准的意见,临事能够互相配合,固然也真的很可爱,但是在前线,敌人面对面的当时,却不免战战兢兢,实在也很害怕,很想知道寇准的行动究竟有多少把握。于是派人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8.html

老子第二十一章:春秋时代南北文学的境界_道家_【文学360】

...文化思想,就南方不同,北部的人们,行为笃厚,气质浑厚。南方出来的人物,像卡特就很有问题。这很奇怪,只由于东、南、西、北地区方向的差别,冥冥中影响山川人物以及文化的异同问题,和易经象数的法则又大有关系。 老子,在“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2.html

老子思想全球化_道家_【文学360】

...,老子思想的当今价值呢?对的思想又如何评估呢?天下篇的作者所守的是“雌”(柔弱之意)、是“辱”(受垢之意);而所取的是“后”、是“曲”,是“人皆取实,己独取虚”。荀子·天论篇也:“老子有见诎,无见于信。”这“诎”就是屈曲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4.html

老子第九章:进退存亡之际_道家_【文学360】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的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的七字真言:“功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7.html

老子第二十四章:山泉绕屋知深浅_道家_【文学360】

...个人的历史,大家都知道,的为人处事,素来便犯老子的四不——一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原不足道。红楼梦上有两句话,大可用作一生的总评:“负父母养育之恩,违师友规训之德。” 袁的两个儿子,大的克定,既拐脚,又志在做太子,继皇位,怂恿最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6.html

国学大师:南怀瑾简介_文学家_【文学360】

...学业打下扎实基础。南怀瑾学识渊博,教化涵盖儒释,道,融会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其影响既深又远,得到学界同行普遍赞誉。 出版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大大学微言及佛、道两家三十多种著作,并译成英、法、荷兰、西班牙、葡萄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6.html

道德经(老子在线阅读

...气致柔”、“涤除玄觉”,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为道教守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道教引为仙学长生之宗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发挥为内炼成真、道合一之哲学依据。 道德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1.html

老子第二十二章:枉则直的教育法_道家_【文学360】

...权术手段。但是这个手段,已经够高明,够美好,事实上也合乎老子道德经“枉则直”的原则了! 下面晏子这一个“枉则直”的故事,是道德的“枉则直”的道理:晏子(婴)谓曾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圄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故君子慎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8.html

老子第二十六章:谁肯放下自私的包袱_道家_【文学360】

...笑话过了,再来正经的。读本章这一节原文的深意,以我个人的浅见来说,已如上面讲过,正是老子指明“人法地”的准则。我们生命立足点的大地,负载万物和一切,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而毫无怨言,也不索取人们和万物付于任何代价。它总是默默无言地,静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共找到896,8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