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 隔蒜灸法宜,先从后发核灸起,灸到初发母核止,多着艾火效无匹。〖注〗瘰 隔蒜灸法,用独蒜片先从后发核上灸起,到初发母核而止,多灸自效。灸瘰 穴图(图)...
...灸疮不发气血竭,七日发脓病必除,发后膏贴防外袭,薄连葱荽净疮污。〖注〗凡灸诸病,灸疮应发不发,是其气血大亏,不必复灸,即灸亦多不能愈。过七天之后,艾疤发时,脓水稠多,其病易愈,以其气血充畅,经络流通也。发后贴膏药者,防其六淫外袭也。如灸疮...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 在此穴施灸能预防疾病、祛病延年,古人把三里灸又称为长寿之灸,是成年人保健灸的要穴。由于施灸方法不同,又分为足三里温和灸和足三里瘢痕灸。 足三里温和灸: 将艾卷点燃...
...蛇蝎蜈蚣蜘蛛伤,实时疼痛最难当,急以伤处隔蒜灸,五六十壮效非常。〖注〗凡蛇、蝎、蜈蚣、蜘蛛咬伤,痛急势危者,急用艾火于伤处灸之,拔散毒瓦斯即安;或用独蒜片隔蒜灸之,二三壮换一片,毒甚者,灸五六十壮。...
...十二椎下痞根穴,各开三寸零五分,二穴左右灸七壮,难消痞块可除根。〖注〗痞块灸痞根穴,其穴在脊之十二椎下,旁开三寸半。痞块多在左则灸左,在右则灸右,如左右俱有,左右俱灸之。灸痞根穴图(图)...
...艾炷灸的一种方法。将小艾炷直接放在穴位(或一定的体表部位)上燃烧,灸后局部贴以药膏,促使局部化脓,产生水泡,最后结痂,形成瘢痕。这种灸法的缺点是病人的痛苦较大,现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
...尸疰客忤中恶病,乳后三寸量准行,男左女右艾火灸,邪祟驱除神自宁。〖注〗灸尸疰、客忤、中恶等证。其穴在乳后三寸,男左女右灸之。灸中恶穴图(图)...
...是穴。主治风眩鼻塞,灸三壮。鱼尾 在目 外头。玉龙赋云∶兼睛明、太阳,治目证。〔胸背腹胁部〕龙颔 在鸠尾上一寸半。千金翼云∶主心痛冷气上,灸百壮,勿针。乳上穴 千金翼云∶治乳痈妒乳,以绳横度口,以度从乳上行,灸度头二七壮。通谷 在乳下二寸。...
...“三伏灸”与“三九灸”是中医传统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天灸疗法源远流长,北宋年间就广泛应用,涉及内、外、妇、儿各领域。明朝李时珍《细辛等芳香药物所制药贴敷贴人体穴位,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充血甚至起疱,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促进...
...五劳七伤等症。初病即根据法灸之,无有不效。取穴先用蜡绳一条,以病患男左女右脚板,从足大拇趾头齐量起,向后随脚板当心贴肉,直上至膝腕大横纹中截断。如妇人足小,难以准量,可取右手肩 穴,贴肉量至中指头齐亦可。不若只取膏肓,灸之亦妙;次灸四花,无有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