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刺法 ★灸法: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拔罐法: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
...,在其所撰的《刺灸心法要诀》中还提到一种治疗疯狗咬伤的特殊拔罐之法,即在咬伤处,“急用大嘴砂酒壶一个,内盛于热酒,烫极热,去酒以酒壶嘴向咬处,如拔火罐样,吸尽恶血为度,击破自落”。 综上所述,拔罐疗法在我国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并形成一种独特...
...穴窍又称腧穴、穴道、穴位、气穴,在气功外气疗法中,习惯叫气窍或穴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它通过经络与脏腑组织相关连,能反应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还可以通过穴窍与自然界进行“气”的交换,接受针、灸、推拿、电等刺激,...
...不伤正,扶正不碍祛邪。 武汉市中医院章真如主任医师是全国知名老中医,选用何廉臣的宽中达郁汤划裁。方为、木香、柴胡、内金、茅根、厚朴等各10g,另加牵牛子逐水利湿,鲜葱5根中空性散,利水催尿,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此外,针灸、脐疗等疗法也有效...
...「概述」 拔罐疗法是以竹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郁血现象,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拔罐疗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在马王堆出土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
...艾灸疗法治疗气血两亏,每穴10~15分钟。10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改善后,休息3~5日,可以继续下一个疗程。 [取穴] 脾腧、肝腧、肾腧、神阙。 [肝俞]在背部,为足太阳经经穴,在第九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 [脾俞]在...
...为会阴穴直刺,单针不灸,单捻转不提插,进针深度为1 5~2寸,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心俞、内关用平补平泻法,肾俞、太溪用补法。亦可针灸并用。阴陵泉、内庭用泻法,不灸,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 分钟,每隔5~7分钟行1次针。共治疗...
...之一。这一古老的方法,虽然目前对它的原理研究还不透彻,但临床实践证明了它的科学性。 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小趾的外侧,《医宗金鉴》里记载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因为胎位不正造成的难产。 艾灸矫正胎位的报道颇多,说明这种传统疗法业已广泛...
...灸寒热灸寒热之法:先灸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撅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趾次趾间灸之,腨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动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脐下关元三寸灸之,...
...咬伤。瑶医治疗毒蛇咬伤,除了给药物内服及局部外洗、外敷之外,大多数早期还用药物捣烂敷于百会穴,有单独用此疗法即可治愈。在这方面方药较多,但最普遍常用的有: (1)乌桕树二层皮、野筒蒿(山黄菊)各15g(鲜品加倍)捣烂,米酒适量调匀,将药渣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